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应激心理及心理调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应激心理及心理调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应激的概念:是个体面临或察觉到环境变化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做出的适应性和应对性反应的过程。
2.心理应激是指:个体在应激源作用下,通过认知、应对、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等中间多因素的影响或中介,最终以心理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
3.应激的概念模型有:认知评价模型、系统模型、“过程”模型。
4.“系统模型”的意义:使人们认识到个体实际上是生活在应急多因素的动态平衡中。
5.“反应模型”和“过程模型”的意义:有助于清晰理解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6.“认知模型”的意义:有助于认识和指导合理调整应激各有关因素的动态平衡。
7.按性质分类,应激源可分为:躯体性、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
8.应激反应的概念: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
10.认知性应激反应包括:偏执、灾难化、反复沉思、闪回与闯入。
1、躯体性应激源
躯体性应激源是指经由人的躯体直接发生***作用的***物,包括各种物理学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物,如过高过低的温度、强烈的噪声、强烈的***、不良食物、微生物等。这一类应激源是引起生理应激和应激的生理反应的主要***物。
2、社会性应激源
社会性应激源主要造成个人生活样式(或风格)上的变化,并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或适应的情境和***。所谓生活样式,是指组成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方式的许多“经验和***”。它包括:①居住地及居住地的环境条件;②工作的类别及工作场所的环境条件:⑧饮食情况;④个人习惯(包括吸烟、饮酒和用药);③体力活动的程度;⑧***活动的种类,⑦聚会联系(包括家属、亲朋和同事)等。
3、文化性应激源
负性心理应激,简单来说,就是当人们面对一些压力、挑战或者困难时,产生的消极、不愉快的心理反应。这些反应可能包括焦虑、紧张、恐惧、悲伤等。当我们的身心受到威胁,无论是来自外部环境还是内部冲突,我们的身体都会启动一种“战斗或逃跑”的反应,试图保护我们不受伤害。但如果这种反应过度或者持续时间过长,就可能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所以,了解和管理负性心理应激非常重要。当我们感到压力时,要学会有效地应对和调节,比如通过运动、冥想、与亲友沟通等方式来放松身心,保持平衡。
心理学家在处理应激时通常会***取以下几种方式:
1. 处理个体应激反应:心理学家可以***用心理治疗、咨询或心理辅导的方式来帮助个体处理应激反应,通过沟通交流等手段帮助个体缓解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自我调适能力。
2. 评估和辨识潜在风险因素:心理学家会对应激***的影响进行评估,辨识出潜在的心理健康风险因素,并通过专业的方法和工具对个体进行评估,以制定具体的、个性化的干预措施。
3. 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和建议:心理学家可以通过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情绪应对策略、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建议,帮助个体积极应对应激***,增强心理韧性和自我保护力。
4. 介入和干预:心理学家可以在应激***发生后提供干预计划,例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应激管理技能训练等多种干预方法,帮助个体有效缓解和应对应激反应。
到此,[_a***_]就是小编对于应激心理及心理调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应激心理及心理调节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ustraliapuzzle.com/post/18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