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调节心理的课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调节心理的课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不仅是有意义,而且还是有很大的价值。在中学时期,老师们经常说,等你们考上大学就轻松了。其实不然。大学,时间上是自由的,但是需要自己来分配,遇到的问题也多了,所考虑的因素也多了。不论是在学习上、生活上、情感上还是其他方面,面临着生活的考验,难免会产生心理压力,以及其他焦虑抑郁等情绪。如何消除这些负面影响呢?
大学开设心理健康课,是有据可依的。在国家发布的相关心理政策文件中,明确规定,高等院校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心理健康咨询室,购买心理健康服务等形式为大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心理健康服务。
心理咨询室可以具体划分为接待室、个体咨询室、心理测评室、音乐放松室、情绪宣泄室、心理训练室等,借助于科学化的心理设备以及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能够比心理健康课程更有意义、更加有效果。
感谢邀请!大学开设心理健康课非常有必要。而且心理健康课还应该开到中小学、开到社区、开到企业、开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为什么?且听我道来:
首先,关注心理健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都知道,“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在大家生存都很困难的时代,人们只要吃饱、能活着就行了。所以以前人们关注的是身体的健康,关注的是怎么活下去。但等人们生存不成问题的时候,人们自然由对生存本身的关注转向对生存质量的关注了。什么叫生存质量的提高?当然是要过得开心。但开心是怎么来的?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人们怎么开心?这就需要人会调节,调节机体、调节心理、调节社会关系、调节道德水平等等。所以现代社会提出了健康的定义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因此,心理健康课自然应运而生。
第二,社会发展加快促使人们提高心理健康维护能力。在古代,许多事情是世代不变的。比如生产工具,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的铁锹、镰刀、犁等,一直用了3000年,而解放初期用的“铁牛”(就是拖拉机拉犁),几十年后就没人用了。又比如生活用品,像扇子,也用了2000多年;再看看90年代用的“bb机”,不到十年的时间就绝迹了。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得人们自发调节心情的能力也明显不足,或是根本来不及有效调节。同时,社会发展加快,使得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人们面临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比如,你想工作,面临的只有一种可能,你不愿意也不行,只有好好干了。但若面前有若干工作的可能性,你就陷入混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甚至干了某份工作,还觉得不足,这山看着那山高,怎么都不会开心。于是,只能通过系统研究、系统训练来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以更好的适应环境。所以心理健康课是必要的。
第三,生活水平的优越凸显了心理对生理的调节能力。由于社会进步,物质产品不断丰富,人们脑力劳动越来越多而体力劳动越来越少,机体的运动也越来越少。许多病虽然在生理上能够得到预防和医治,但心理上的问题却会导致疾病的产生和延缓疾病的康复。比如心脑血管疾病,被称为A型性格敏感性疾病。即使发病被暂时治好了,绝对要强的性格不变,病还是会发的。有些疾病本来就难以医治,加上心理因素就更难了。比如,癌症患者,心情的愉悦与否直接影响了治疗的效果。甚至长期的抑郁正成为癌症的基本原因之一。
由此,心理健康的作用越来越大,心理健康课也必然要开设!不仅大学生需要,任何群体都需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调节心理的课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调节心理的课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ustraliapuzzle.com/post/26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