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儒释道 心理调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儒释道 心理调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人的教诲哪怕只要记住那么一两句并且真正付诸实际就可以受益终身;但是,在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呢?
比如说智慧***老子就说过"不争"、"贵柔"这样的话;然而我们在为人处世这方面,又有谁能够愿意去"不争",宁愿做一个"弱者"呢?
老子对于社会与人生有着深刻的洞察,他认为世界上的东西,凡是属于坚强者都是"将死"的一类;而那些看上去柔弱的则是"充满着生机"。
所以说,老子认为,人生在世,不可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有良好的处世修养。
这是什么?这就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这种思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来源于老子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总结;
因此,无论柔弱还是坚强,也无论“生之徒”还是“死之徒”,都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因素在起着决定性作用发挥作用——
所谓"佼佼者易折";凡是坚强的东西已经失去了生机,而柔弱的东西才有上升空间。
不过,在现实生活当中,不少人都不是这样的。他们一味地争强好胜,不知道放弃其实也是一种索取——人生不可能完美无缺,遗憾,也是一种心理平衡。
学术方面的争议是正常的,有宜的。有的人是想彻底否定中国的五千年文化,从而***。所以竭力贬低之能事。另有一些人不学无术,根本不懂儒释道的内函是什么,长个嘴不合自已口味就瞎喷起哄。中国五千年文化不能丢,不要让与我们争抢的日本和韩国得手。忘记起源于本土的文化就意味着民族的背叛。
我们先来审查下这个问题:南怀瑾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儒释道三家经典,为什么会有很大的争议?提问者说,很大争议?能不能举出例子来?
自古文人相轻!(更何况,南怀瑾老师的一生所作所为,早已远超一个文人的狭隘称呼。)我们目前看到的少数争议,不过当今别有用心的跳梁小丑,为了达到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借讽刺批评别人来抬高自己罢了!渊回压根就不用点那几位的名字,您去查下他们的言论,看看这几人是不是整天在那里评头论足,是是非非?整天靠批评讨论别人,抬高自己,算是一个学者吗?真正的学者文人,科学大家,那里有这等闲工夫?
俗语有云,议论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街坊邻里,那些整天背后说人的人,都是些什么货色,想必大家心里都清楚。所以,这个问题应该改为:南怀瑾老师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儒释道三家经典,为什么会有争议?排除掉那些小人,批评别人抬高自己的言论,我们再来看争议是什么原因出现的。
我是认可争议存在的,***如有的话!
有一种职业社会公认的称呼叫批评家,他们主要的工作方向就是对别人的学术成就,文艺作品,文学内容挑刺,找毛病。因为独特的视角的培养,让他们看到了另外一个层面的世界,也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有了更多完善的空间,调整的方向。
中国的传统文化著作,是时间淘汰出来的经典。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或者是将来,他们成为一部分人攻击反对的对象是正常的现象。南师述著的《愣严大义今译》,《原本大学微言》,《禅海蠡测》,视频《南禅七日》等等,都给了我很多帮助,终身受益。
同时我还鼓励争议。
在看此类经典原著的时候,说句实在话,别说把他变成实实在在思想智慧的指南,能看懂,能把他用现在的语言讲述出来,如果没有深厚的语言文学功底,没有足够长时间的揣摩,恐怕连用白话文讲述都是困难。
有人能够真真正正的提出对南师讲述的儒、释、道文化的缺陷或者是错误,那咱们还真的拍手欢迎,学术研究上的超越,值得鼓励,提倡。
我坚决反对无病***式的批评,或者是借此抬高自己地位的方式。
因为自身的水平和时间关系,我一直遗憾到现在为止南师的著作还没有彻底的看完。即使是看过的部分,也没有真真真正的融入我的骨髓,更不敢大言不惭的说自己弄明白了。
我倒希望有这样的大家,能够拿出有理有据的著作,我们也可以更全面的学习。
我建议可以把南师的著作和经典原著共同研究,从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解读人性的密码。
《思想是什麽?》
它是一种极高值, 是人类对人事物发展规律 及人生经验的总结,被人类文明所公认, 思想无形抽象具有无限想象空间,又是一种具象,指导人类未来,平家治国打天下,做人做事做自己,洗尽铅华、净化心灵 …
思想不受时间、空间制约,且万世长存……
儒 释 道 上帝 *** 哲学 圣人言 ………
一切皆思想,且同根 同源,万千变化,不离其宗……
思想两极分化,是个很恐怖的东西,
《思想改变世界… 》
个体的财力再大,站在世界的体量,个体是如此渺小,像一粒霾,很难起到改变或撬动整个世界的作用,但思想可以,它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改变所有人的灵魂,净化心灵,指导人生…
王守仁(1472-1529),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
王阳明对儒释道均有精深的研究,不过,他认为三家不能分开看待,儒家可以囊括另外两家。
学者张元冲问王阳明:佛、道二家,也对儒家有贡献,是否能够兼取呢?王阳明回答说:说兼取就不对了。圣人尽性至命,何物不具,何须兼取?这两家的学问,都可算到儒家之中,就是尽性至命而已。完养此身谓之仙,不染世累谓之佛。后世的儒者不见其全貌,以致弄成了不一致的东西,就比如有厅堂三间,他们看到佛家就割左边一间给它,看到道家就割右边这间给它,自己居中间,这些都是认识片面啊。
越郡太守南大吉来拜见王阳明,说了很多自己施政中的失误,完了,王阳明就这样听着。南大吉就奇怪了:为什么先生没有一言相告呢?王阳明说,我已经给你说了很久了啊?大吉更疑惑了,王阳明解释说,我没有说话,你怎么知道这些过失?“那是因为我的良知。”良知不是我一直在讲吗?南大吉大笑而别。过了几天,南大吉又来了:我那天很后悔,虽然可以自己改正,但是不如有人指点,提前预防为好。王阳明微笑道:以前的你就如镜子还没有擦拭,可以容纳污垢,现在的你已经如擦拭干净澄澈的镜子,就是一点灰尘,也难以落在上面,这就是成为圣人的途径。
王阳明晚年有四句非常著名的话,也被称为“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对于这四句话,钱德洪的理解是,心本是无善无恶的,而意念因为带入了个人的阅历情绪而有善有恶;如何辨别善恶,那就要靠良知;格物的意思就是把好的东西保留,把不好的去掉,使之符合天理。
王畿的理解是:心是无善无恶的心,意是无善无恶的意,知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也是无善无恶的物。这种解读,类似于禅宗慧能祖师的观点:菩提本非树,明镜也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而钱德洪的观点更接近神秀的观点: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王阳明听了他们的辩论后,都没肯定,也都没否定,而是说要把他们两种理解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不同资质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要让他们都能有所收获,不能一概而论。
王阳明(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名守仁,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宁波余姚)人。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也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因曾筑室于绍兴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
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是宋明理学最后一个重要阶段,宋明理学(或称宋明道学)从张载的气学等程颢、陆九渊的心学,程颐、朱熹的理学,再到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阶段,而宋明理学作为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吸收了先秦的儒家、道家,以后魏晋玄学,南北朝隋唐的佛学等,成为宋明时的主流哲学思潮。王阳明确实也受到了儒、道、佛的影响,但是,在王阳明的哲学体系中,儒学的影响是主要的,而他也积极吸取了佛学思想,并在某些方面,论述有点像庄子的观念,在这个意义上,说王阳明的哲学时儒释道混合,也是有些道理的,但是,说他是以儒来兼容佛道,扬弃宋明时的张载、二程、二陆和朱熹的学说,形成系统的心学体系,这更合适。
在本体论方面,王阳明认为“心即理”,他通过一组命题来说明,即“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这观点主要是继承陆九渊的心学基本观点,陆提出“心即理也”,并展开论述为“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阳明提出“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的观点。在王阳明看来,“心的本体就是天理”,而天理就是圣人之道,是“天道”。也即是:“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心即理也,这就是王阳明哲学的逻辑原点。
而所谓“心外无理”,讲的是外部的、具体的事物不会产生“理”,“理”是人对事物的认知或理念,是心里的活动,没有心便没有“理”。
既然是“心外无理”,那自然也就“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因为心之理是物之为物和事之为事的根据,有心,才能看到物,有心才能认识到事,所以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没有心,就不能有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所知,哪还会有什么物和事呢?还会有什么事物呢?离开了心,外部存在就没有任何意义。这是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这种观点被理学家们认为是与佛学观点相似想通的,佛在心中,自我觉悟即成佛。所以,说王阳明哲学与佛学有想通之处。
在认识论方面,王阳明主张:“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这即是说,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圣人的学问只有一个功夫,知行是不可分的。他还强调,要以知为行,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可分离。他说:“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良知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的“知先行后”的缺陷,但却去掉了朱熹认识论的客观性,让知识变得只有主观化了,这又是通向了禅宗的“顿悟说”,“觉悟”是认知亦是修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儒释道 心理调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儒释道 心理调节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ustraliapuzzle.com/post/28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