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调节 > 正文

老师如何心理调节,老师如何心理调节情绪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老师如何心理调节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老师如何心理调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当老师从教30年,却评高级无望,感觉心灰意冷时需要怎么办?
  2. 老师该怎样处理师生关系?

当老师从教30年,却评高级无望,感觉心灰意冷时需要怎么办?

退一步海阔天空,我就是一位高中数学老师,工龄41年,明年退休,本科,中教一级,一直都没有排队的资格,因为没有优秀,18年取消优秀的门票了,又规定5年内必须有下乡支教经历,果断放弃高级职称,等待退休,健康快乐最重要。教育界不是净土,评职称就像打擂台,互相揭发攻击,送礼送身体,出卖尊严,坚决放弃。

从教30年的老师可以算老教师了,为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看着一颗颗幼苗长成了参天大树,桃李满天下的场景可能还历历在目,但面临职称问题时,仍然是某些老师心中迈不过去的一道坎。

老师如何心理调节,老师如何心理调节情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由于高级职称指标限制,有的老师在退休的时候还是中级职称。没有评上高级职称的老师是否该懈怠工作呢?我认为教书育人和评职称不能划上等号,当初选择当教师的时候并不是为了评职称,而是把自己的一腔热血倾注于教育事业,用心去感化和教育学生,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学会如何做人,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把学生培养成祖国的栋梁,这是选择做老师的初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样的老师才是一位好老师。

老教师没有评上职称不要灰心丧气,也不要抱怨职称制度不合理,更不要懈怠本职工作。职称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老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有时候还有运气的成分。比如:有职称指标的时候,可能自己还没有达成评职称的各项条件,正当自己的各项条件都符合时,恰好遇到没有职称指标。一旦错过评职称的黄金时间,以后想要评上职称就会变得异常艰难。

我们要正确看待当前的职称制度,不要把评职称当作教书育人的追求目标,要用阿Q精神来安慰自己,能够评上高级职称算***,没有评上职称也很正常,用一颗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当前的职称制度,只有这样才会让自己安心从教。

老师如何心理调节,老师如何心理调节情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河南焦作十七中姚老师申报副高级职称无望,于是发抖音短视频揭露评职称内幕。据姚老师称,今年自己个人总分第2名却落选了,而个人总分第16名的老师加上各种投票却成功晋级。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介入调查,并未发现违规***行为,评选程序公开透明。姚老师要想评上职称,除了搞好教育教学外,还要搞好人际关系,否则,投票环节就会把你踢出去。

所以,工作30年的老教师不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评职称方面,沉下心来搞好教育教学,用良心教书育人才是当务之急。不过,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是很有必要的,一旦有评职称的机会,自己还是要积极去争取。

亲爱的题主,您好。目前的状况,建议换个角度来想,让自己内心平衡

老师如何心理调节,老师如何心理调节情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人生有得必有失,我来帮您剖析一下。

虽然没能评上高级教师,少了那个职称,或少了每月千把元钱,但你却无需经历评职称的“魔鬼历程”。

我经历过,至生难忘:准备材料的时间之紧,要求之苛刻,让你分分钟抓狂,半夜二三点还在校对材料是常有的事;上课,磨课,抽签,个中的迷茫,忐忑,失眠焦虑,时时伴随,有时情绪崩溃时还后悔,干吗来评这劳什子的职称,平心静气的日子不香吗?

很多评了职称的老师,一致都说这过程是在历劫,不死也掉层皮。我有个同事,这样的煎熬整整3次,次次都被打掉,搞得他性格大变。

所以,我劝题主一句,评级无望未尝不是件好事。教师这职业,退休后的工资还是能保证平常用途的,多那几块少那几块,影响不大。

人生走到后半场,心安,身安,绝对比那碎银几两重要得多!

调节心态,该怎么活还得怎么活。

首先,你要明白评高级无望是你自己的原因,不是别人给你造成的。怨天尤人只会让你心情更糟,受伤害的只能是你自己。晋高级是一个长期的准备过程。文凭不达标要通过自学拿文凭,没有荣誉要积极工作争取荣誉。等你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了,只等晋高级的东风就是了。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你现在晋不上高级说明你条件不具备或者条件比不过别人。

其次,能弥补的弥补一下,争取退休前晋上高级。我有一个同事,中师文凭。为了晋高级,五十五岁的时候通过网上参加自学考试,在五十七岁拿到大专文凭,五十九岁(今年)搭上了晋高级的末班车。你撸一撸自己哪些条件不硬,能补则补,想想办法。没办法就放弃吧。

再次,知足常乐。晋高级与否主要考虑的是工资待遇,千把元的差距而己。多考虑自己的身体健康,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比啥都强。学学阿Q的精神胜利法,保持一个快乐情绪。

人常说: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我从教40多年,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单科第一名……各种荣誉证书不计其数。但评小高,人家三个名额,咱是第四,人家五个名额,咱是第六……咱老是踏人家的脚后跟,年年参评,年年失败,年已50开外,力不从心,我有放弃的念头,但又想到,咱之差之毫厘,放弃有点可惜。只能暗暗鼓起勇气,再努力奋斗吧……

直到2013年职评,才算入围。至此,我已任教35年了,离退休也只有6年时间了。

最终了确了我的心愿,实现了我的职业梦想。也心满意足了。

老师该怎样处理师生关系?

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是一个教师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

首先,作为教师,自身教学素养是很重要的。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与师德修养,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最基本的要求,所谓“信其师”,学生才会“信其道”也。教师自身教学素养的提高,才会促进学生亲近,信服,尊敬教师,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同时,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必须尊重学生。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但他们对于获得尊重的心理更强烈,也更脆弱。如果他们的尊重感从教师处获得,学生不仅更尊敬教师,而且更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并且,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学生正在成长中,必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严格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让学生的认识观,世界观有正确的形成。

还有,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还要关爱学生。这也应该是一种爱的教育。学生能获得关爱,才有爱的正确形成,并欣赏,赏识爱,从而也具有爱的能力,从而关爱他人,回馈教师的爱。

这样,师,生这两者的关系才能和谐共进。


做老师有一些年头了,老师面对的是学生,他们有思想,所以处理好和他们的关系很重要!

记得刚入行的时候,有一个老教师这样和我说:“做老师,一定要有好心,到切不可有好脸”,我奉为至理名言

所以我从这两个当面谈谈怎样处理和学生的关系!

一、要有好心

说真的,做老师,很讲良心,要对学生的前途负责!

1.要关心学生的生活

做老师,不能仅仅为了成绩而教学,平时一定要关心学生,特别是学生的心理!我任教中学,面对的多是留守的、处于反叛期的学生,他们其实有很多心理上的问题,很需要老师的关注和解决。其实不管他们是不是留守,上了中学,很多学生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是需要我们做老师的去细心发现,并耐心引导的。比如人际关系,比如恋爱问题,比如成绩问题,等等!所以,我觉得做老师,一定要有好心,一定要真的去关心学生,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这对处理好和他们的关系尤为重要!

作为老师,如果只看成绩,对他们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漠不关心,这样是处理不好和学生的关系的。

二.对学生不能有好脸

又要关心,又不能有好脸,看似矛盾,其实不然。为什么不能有好脸?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很大一部分学生很会看菜吃饭![_a***_]老师如果比较软弱,他觉得可欺,他就会比较放肆!特别是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如果这样的话,良好的师生关系怎么能建立起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老师如何心理调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老师如何心理调节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