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调节愤怒 心理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调节愤怒 心理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人在愤怒和冲动的时候是听不进去别人任何所谓的道理的,更不要谈什么利弊。
那些都是废话!因为人愤怒和冲动代表已经失去正常的理智和判断。
如果是我们自己喜欢张牙舞爪的愤怒最有效的方法是照镜子,让自己清晰地看到自己发怒时那丑陋的样子!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如果吼叫可以主宰一切,驴早就统治世界了!
如果遇到人家在愤怒和冲动的时候能让对方平静下来最可靠的办法:示弱!也就是常说的认怂。
一个人愤怒其实也是一种***和不理智的反抗行为。在我们生活中有常见的一种现象:老婆跟你商量某件事,你完全不赞同,她会不高兴,这其实就是一种***行为!
这时候跟她讲道理有啥用呢?可以让她快速高兴的就是顺从她。
记住,我们中国人是最喜欢讲道理的,但是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往往是蛮不讲理的!
对方心情好的时候道理随便讲,也很容易讲通。对方心情不好的时候你所有的道理都将被反驳,哪怕你是对的。
年轻时,一〉见有人教用废纸撕成条条片片,当然要找个桶或盆来盛起,不然事后卫生要搞攴死的。
二〉时间有多。可以打扫卫生拾掇房间,清洗铺盖都是个更有益的选择,气消时一屋也都清新啦,打草撸兔子两不误。哈哈哈。
有些话不易长篇大论,甚至越简单越起效果。怒是肝火太旺,因杂事生气上火心有愤恨,不发出来心里憋屈的难受,如果急于平静,就象高速路上急刹车危险更大,甚至容易生病。最好的办法是走一走,到一个空闲无人的地方大声的喊一喊,是自己心里的怒火发泄出来,过会时间再找个贴心的人说一说,身心就轻松多了。人到中老是最怕愤怒的,肝火旺容易对人的心血管不好,造成对人的危害。
人生在世不称意十有八九,考试不理想爱人变心创业失败甚至是恶语相向都会带来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带给人的感觉是剧烈的,但奇怪的是在我们受到伤害的那一瞬间是处于一种无觉知的状态,这是我们的“小我”的自然本能,它会充当保护者的角色,使之呈现未显化状态,但这种伤害却深深存储于我们的潜意识里,很多时候会让人误认为自己很坚强,有一个学员告诉我:当自己父亲去世的时候,自己根本没有痛苦的感觉,即便是在葬礼上也没有流泪,但是后来这件事仿佛是无形的魔咒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也不知道问题出在那里?此外还有需要注意的是,小时候听话的乖巧的孩子在成人后,由于情绪带来的痛苦会更加敏锐,“小我”的外壳会更加坚实!
当人处于极端的情绪当中的时候,身体会做出不符合预期的行为,比如喜极而泣,这其实是小我的保护机制在起作用,但是在无觉知状态下,压抑了的情绪会在体内不断的累积,直到一个临界点就会以各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方式显化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的身心都开始病了,比如乳腺增生抑郁症等情志病,中医理论也有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当我们压抑自己的负面感受的时,我们就很可能会把这些感受无觉知的投射到他人身上,举例来说,我是一个比较喜欢批判别人的人,而我自己也会意识到这一点,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当我的评判之心一旦上来,我的小我会告诉我们:这样是不对的,这样是不好的。于是将这些评判之心压抑了下去呈未显化状态,可问题是这种心态并没有因此而消除,于是这股评判的力量就会投射到周围的人身上,我会觉得周边的人都在对我们评头论足。
如果有觉知的并负责任的让情绪表达出来,就是净心,也就是通的过程,这与安静的坐着关照呼吸的净心方法是一样的重要,如果我们携带者大量的压抑了的情绪,我们可以每天做一次净心至少连续做一个月, 在此之后我们可以只在需要的时候去做,净心应该至少持续五分钟左右,而且最好单独在房间里进行,这样就不会打扰到别人。
情绪的净心是允许压抑在我们内在的情绪彻底表达出来,有一个类似咒语的句子可以帮助我们完成整个净心的过程,即:“我现在非常的生气”让自己的情绪去表达把话大声的说出来,一旦开始,我们就不要停下来,找个让我们生气的人或事情,然后让情绪流动,这就是“通”的过程,如果我们骂不出话来,就回到那个咒语上去,要一直重复这个句子,知道下一波情绪升起,重要的是,要大声把话说出来,以便让自己听到情绪在说什么,这样做有助于在情绪通过我们表达它自己的时候,我们跟情绪所携带的故事拉开距离而保持合一的状态。
在《传习录》之《黄省直录》里就有人问王阳明:喜悦平和跟慈悲是心体的属性,如果遇到大变故而痛哭的时候,这种本体快乐还会存在吗?先生说:这就必须大哭一场后才能快乐,如果不哭就不会快乐了,即便在哭,只要自己内心得以安慰,也是一种快乐,快乐的本体还是没有变化的。
在《传习录》之《陆澄录》也有一个案例,有人曾在鸿胪寺暂住,突然家中来信说儿子病危,心里非常忧闷难以忍受,阳明先生说:这种时候正是用功的时候,如果放过这时,平时的学习还有什么用处呢?人就是要在这种时候去磨炼自己,父亲爱儿子,本是人世间最真切的情感,人在这种境遇下,一般人认为按照天理就应该忧愁,于是就一直忧苦下去而不可自拔,就成了“有所忧虑,不得其正”了,就像是父母逝世,作为儿女难道不想痛痛快快大哭一场?但是天理是有一定限度的不能过分,人只要懂得心体,不能增减一分一毫否则就会过犹不及。
要注意的是这不是在做心理宣泄,我们并没有试图除掉情绪,而是在恢复情绪的存在权和表达权,使之在没有形成痛苦之前显化出来,我们必须让我们的身体与我们感知到的情绪处在同一频率,找到表达情绪的完美面部表情,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可以紧握双拳,甚至在处理怒气这种极端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在安全的范围内摔打椅垫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调节愤怒 心理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调节愤怒 心理课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ustraliapuzzle.com/post/29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