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调节 > 正文

被害后心理调节,被害心理应当怎样治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被害后心理调节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被害后心理调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如何对精神障碍患者的"被害妄想“进行心理干预?
  2. 如果一个人想死,正好被人杀了,她希望杀她的无罪,可以吗?

如何精神障碍患者的"被害妄想“进行心理干预?

社会的黑暗险恶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被害妄想症"一词是对"患者"的"冤枉",患者有苦难言,无人理解,不过,这也算正常,从来没有被"被害妄想症"的人是应该不理解"被害妄想症"的。心理病的本质是外在的错,"被害妄想症"也是如此,一般有心人会先误导他人犯错或误导这个人与另外的人产生矛盾,当这个人犯错后(可能只是一点暗示的负他人的行为),有心人再暗示的恐吓这个人,因为这个人理亏,所以这个人在被暗示的恐吓后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

作为患者,自己能做的可能是公正的面对自己及对方,换位思考下,***如确实是自己的行为欠妥,自己可以以一种好的方式主动与对方化解矛盾。

被害后心理调节,被害心理应当怎样治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关于“被害妄想"干预研究方向之我见

妄想症和社交恐惧症的主要症状为被害妄想,如果要疗愈,就得放弃被害妄想,那患者就得认为别人是不会害他/她的。

但妄想症可不是说达到别人不害他/她就满意的,患者真正潜意识想要的是别人要像亲密朋友一样爱他/她,要像众星捧月一样捧他/她,别人要把他/她看成为潇洒的王子和美丽的公主一样完美。只要达不到这些要求,就是想害他/她,并为此坚信不疑。

被害后心理调节,被害心理应当怎样治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妄想症的人格是偏执的,所以也叫偏执狂。也就是妄想状态是处在偏执心位,偏执心位直接到健康心位是很困难的,必须先从偏执先上升到抑郁心位。上升到抑郁心位后,在抑郁情绪中有利于深刻反思,会去认真想一想过去走过的路,想一想现在该做的事,其实此时已摆脱偏执,慢慢开始向疗愈发展了。

那么怎样才能让妄想症达到抑郁心位呢?

首先第一步让妄想症接受"别人是不会害我的"观念,患者当然会不相信,但我们只是让他/她用这种方式思考时觉察自己的感受。然后再让妄想症接受"别人是不会害我的,但也不会成为我的朋友"的观念,当他/她试着用这种方式去思考时,一下就抑郁了。因为这彻底颠覆了原来潜意识的一整套偏执妄想,只能抑郁。

被害后心理调节,被害心理应当怎样治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至此,患者呈现出的症状是兴趣缺失、情绪低落、缺乏动机、***行为、人际交往困难和情绪控制障碍。但偏执妄想已悄然消失了。接下来我的针对抑郁来做工作就可以了。

如果一个人想死,正好被人杀了,她希望杀她的无罪,可以吗?

这个是不可以的。我国法律规定,法律面前***平等,公民的人身权受到保护,不经法律判决,任何人没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权利。即使被杀者原谅***者,但是我国的法律也是不允许的,***者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

她的希望是一厢情愿的。如果她想死,她被某人所杀,不论是她被动遭杀还是主动请杀,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者都有罪,都难逃法律的追究。

她被动受害,在此不论。或许,提问者要言及安乐死,***者是正好满足了她的愿望,成全了她,所以可以无罪。然而,在中国,现在没有实施安乐死,任何人无权剥夺他人生命,包括有人一心求死。即便在某些西方国家,法律允许安乐死,实施起来也有一系列严格的规定和流程,辟如实施的条件、实施前的最后体检、实施对象的执行前录相录音等等,避免以安乐死之名行谋财、封口之事。

综上,***者有罪。

无论什么原因把人杀死,也无论被杀的人多么想死,***者都必须负有刑事责任。因为***者无权剥夺他人生命,***他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被杀者无论怎么想死,怎么希望杀他的人没罪。哪只是他自己的愿望,与法律是相违背的。***者想逃脱法律的制裁哪是不可能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被害后心理调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被害后心理调节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