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调节 > 正文

心理调节心得与体会,心理调节心得与体会800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心理调节心得与体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心理调节心得与体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如何才能克服“习得性无助”的强大心理暗示?
  2. 当你活得心态崩了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去缓解去调整?
  3. 心理医生真的有用吗?

如何才能克服“习得性无助”的强大心理暗示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

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他将狗关在笼子里,***一响,就给狗施以电击。

心理调节心得与体会,心理调节心得与体会8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狗被关在笼子里,它尝试挣扎逃跑但是毫无用处,无法逃避。大概只需要七次,在***响起,给予狗电击之前打开笼门,狗不仅不会逃跑,而是在电击出现之前就先倒地颤抖。

这种因数次失败之后,即使可以逃离或反抗时,也放弃抵抗,绝望等待痛苦到来的反应,就是习得性无助。

在对人的观察实验中,心理学家也发现了相同的效应

心理调节心得与体会,心理调节心得与体会8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一个人在某个任务或者工作中数次失败之后,他可能也会产生类似的情绪。觉得自己样样不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从而在这件事,甚至其他的事情上都放弃努力。

所以,想要远离习得性无助的心理,我们首先应该学会正确归因。

1***4年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在《成就动机与归因理论》一书中提出归因理论。

心理调节心得与体会,心理调节心得与体会800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他认为,归因的基本原则是寻求***的原因,对***原因的不同解释影响随后的相关行为。简而言之就是,<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事情发生后,我们会去寻找其发生的原因,而我们所认可的原因会影响我们之后的行为。

  “习得性无助”的特征:当一个人发现无论他如何努力,无论他干什么,都以失败而告终时,那他就不再抱有任何期望,也不想着再去改变。当然,对于习得性无助自提出后,就饱受争议。有的心理学家呢认为:习得性无助并不适合所有人。

  事实上习得性无助是一种定式的思考,因为先前曾有过多次不好的印象或者是失败的经历,导致自己在没有障碍的情况下,也不敢去尝试。对于习得性无助,如何去破除呢?

  首先,我们得承认现实,接受失败的可能性。失败总是令人不痛快的,有些失败所带来的结果甚至是相当有决定性的,但这一次的不好并不代表下一次、下下次都不好。成功的人一定是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和被拒绝,终于在某一个“下一次”找到了门径,取得了成功。

  其次,要明白不断进行尝试是必要的,但是尝试的方法决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你需要从上一次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找到一种更高效的努力方法,只有这样,一次次的尝试才是有意义的。

  再次,要做好心理预期,多给自己鼓励。***如有人忍受不住成功前的黑暗,承受不起无数的痛苦和绝望,那么他便只能待在原有的一小片天地中,又或者他只能去嫉妒成功者得来的成果,因为他完全无法去理解成功者之前所经受的失败。

  你就可以很理性地告诉自己:

  这件事,我做一遍做不好,那我就努力做两遍,进步一点点;做两遍做不好,那我就努力做三遍,再进步一点点;做三遍做不好,那我就努力做四遍,再进步一点点……做 N 遍做不好,那我就努力做 N+1遍。重复的次数足够多的时候,奇迹便会显现。

习得性无助其实是大脑的错误归因和错误认知引起的,当一个人失败多次之后当他归因为自己没有能力成功的时候,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

因此,改变习得性无助的最好办法就是更新认知,更新认知的最好办法就是阅读经典,通过阅读可以为我们打开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我们慢慢会发现那些成功人士的字典里是没有失败二字的,他们的字典里只有反思和改进,就像我们熟知的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时候,失败了5000多次,记者来***访他,问他为什么不失败了那么多次还不放弃,他说:我哪里是失败了5000次,我是成功的发现了有5000多种材料是不适合做灯泡的。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别是造成能否***取有效行动的根本原因。

因此,当我们产生习得性无助而被束缚住什么都不想做时,多去看人物传记的书,我们就能打开思路,学习成功人士的思维方式,***取正确的行动,最后取得成功。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习得性无助”的概念,泛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人摆布的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习得性无助指的是由于多次努力,但仍无法达成目的,从而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绝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及心理的状态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学生英语成绩很不理想,经过多次努力,但依旧无法在考试中及格。他的内心充满了对学习的绝望,认为自己自此之后再也无法学好英语。当他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自然而然会产生绝望的心理或是直接放弃的行为,这就是习得性无助的典型表现。

想要克服习得性无助,你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接触正能量的人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总是把自己封闭起来,活在自己的小世界当中,不与他人接触的话,会变得越发的无助,你可以尝试着接触正能量的人群,让积极的情绪带动自己活跃起来。

不要急着给自己下定论

当你在做某件事时,如果事情的结果不好,也不要急着给自己的失败下定论,不要总是觉得自己不行,要尽量为自己争取“再来一次”的机会。

不要放大失败后的负面情绪

当一个人失败后,心情肯定是不太好,但你要试着学会直面失败,接受失败,不要过分放大失败带给你的负面情绪,将其延伸到其他的生活层面。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被动的消极行为,本来可以***取行动,避免不好的结果,却选择相信痛苦一定会到来,放弃任何反抗,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曾经有过这样的动物实验,动物在先前的经历中习得了“自己的行为无法改变结果的感觉”,因此当他们终于置身于可自主的新环境中时,也已经放弃尝试。



那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习得性无助,是在创伤中形成的,也就是说在危急的环境当中,不断形成这样的一种感觉。在我们大脑的杏仁核里,有一个叫做记忆核的东西,它里面储存着我们过往的经验,每次有信息传递过来的时候,这些记忆都会先经过记忆核,当有与以往类似的经验和感受出现的时候,记忆核就会被弹开,这些经验和感受就会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当我们意识到我们处在习得性无助状态时,我们就要提醒自己,让自己为自己当前的状态,做个定位,时间定位和空间定位,也就是说我的感觉是此时此刻的,还是以往某种状态下曾经产生过的,从而影响着我现在的行为。

当我们能有这样一个定位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能够冷静的去思考,然后调用我们的认知水平去为当下的状态做个评估,这样我们就能对自己的状态和能力有一个更加客观的认识,从而慢慢的从习得性无助中走出来。

当然我们平时也要加强对自己客观的认识,提高自我认知的水平,也就是说你要加强个人成长,当我们的觉察力和认知水平逐步提升的时候,我们从习得性无助中走出来,也就越来越快。

当你活得心态崩了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去缓解调整

心态崩了就崩了呗!还能咋的,人生就是如此,痛苦冷不丁就来了,都沒准备。可是又能怎样,你不接受它它也会赖上你,把心放平,放到与地平,别把自个当个强者,这样就好找借口自我安慰,因为这世上崩的不止你一个,毎天都有新的人加入。

生活当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让我们很伤心很难过和心碎的事情,甚至有一些是心态崩溃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事,当一个人觉得活着都没意义了心态都崩溃了的时候我觉得再多的外在干涉都是徒劳的,在事情发生后我们该如何去调整自己的心态与情绪呢?

当遇到了让自己心态崩溃了的事情我可能会选择以下我认为能让自己慢慢调整心态的做法。

放下过往放眼前方

有很多事情可能是我们太过于执着它的结果而没有想过它的过程,为什么会发生,记然已经发生,再怎么执着伤心难过也没用的。

我之前也经历过让自己力不从心和心力交瘁的大***,那时候感觉自己支撑不了了,身体已经不属于自己,心态已经和崩了没什么区别,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调整,把所有的事情都放下,反思自己。

慢慢的就走了出来。

旅行,放飞自我

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这种效果很明显,当你来到一个新环境之后你的整个心态会比之前要放松,因为你能看到新鲜的事物陌生的人,所有的一切能让你不再沉浸在崩溃的周围打转,去感受这世界,从新认识自已。

这世间没有什么过不了的坎,时间能磨平棱角,也能治愈人心 。

希望的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

在12年的时候我活着的心态就快要崩溃了,因为我的[_a***_]太难受了,这样的病让我得上了,还没有崩溃前,我老婆让我去超市买鸡蛋,必须过了马路才能到超市,可是我那个难受啊,过这个马路用了得有10分钟左右。

感觉鞋里罐了铅,脚底粘了口香糖一样,就是那种抑郁的难受,有时走着走着感觉身体飘了起来,自己控制不了自己,总是过去了买了鸡蛋回家,有一天感觉要死了,其实就是吃药吃的,治疗抑郁症的药副作用特别大,我就告诉我老婆,这药我说嘛也不吃了,死就死了吧,老婆急了,你不吃别提你难受,没人带你去看病,行不去就不去,一下子就停了药,都说药一停更难受,我想难受也得停。

别说停了以后轻了一些,不怎么罐铅了走路,我就想一定要自己走出去,不要依赖人,看见小区门口门脸有一个驾校,就报名了,心想60都过能要吗,这个可是个正规驾校,特别严格,全程电脑考试,拿到驾驶证得五千,五千就五千吧,反正比吃药强我感觉。

就想着通过学习能顺利通过吗,还有学了一半不好受怎么办,思想老斗争,年底报名,13年一月份才叫去学习跟车,教练车是一辆桑塔纳,一个老司机带4个学员,这一天摸车也就一个多小时,弄不好教练还批评,还是好的,还骂人呢,没办法。

到二月份还没有怎么学呢,让考试科目一,电脑考试,考安全,一千多题,就考二百题左右,不知道考哪个啊,背不下来,没办法用电脑自己模拟考试,到正式开始考试的时候心里有些慌,我想是老毛病犯了,得稳定坚持住,电脑考试有时间限制的,我用了一多半时间考完的,得分95,90及格,过了第一关,心里无比高兴,天无绝人之路啊,心里想不吃药不也可以吗,科目二开始了,考试两次了都没有过,比较难啊,倒车入库,侧方位,特别严格第三次考试吧,教练和别人打架了,一想没戏了,还没考就打架,还好警察解决问题后,又能考试了,就晚了一点,不过这科目二总算过了,科目三,上路容易多了,还一个高速,也过了,终于拿到了驾驶证,通过自己走出去,坚定信心,治好了自己的抑郁症,这是我没有想到这个年龄还可以取得驾驶证,太幸福了。

活着快要崩溃的时候,一个办法就是让自己忙碌起来,什么病也能好,当然癌症是不行的,像心脏病,一些别的病都能好,思想决定意识,并且支配你的行动,时间能证明一切,有时候有困难了,你就想宽点一定能过去,也就是说没有过不去的现在,只有回不去的曾经,像我以前那病根本不敢自己出门,和熟悉的人见面就害怕,不也好了吗。

记住一句话:除了生死,没有大事!当我遇到自己尽了全力,仍然没有办法解决的非常棘手的情况时,反复问自己,这事会不会让我死亡,如果不会,暂且放在一边!放空自己,好好休息,补充能量!切忌借酒浇愁!时间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今天的事故,明天的故事

心理医生真的有用吗?

很肯定的说,心理咨询还是有效果的,大部分心理疾病,都不是能够靠药物治疗来解决的,大多数而言,都需要配合心理治疗。

在国外,看心理咨询师也是可以和生病一样进行保险报销的。

心理治疗对于心理疾病的干预和建设,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对于一些经常复发的心理疾病,效果尤为显著。如抑郁症和焦虑症

心里治疗是否有效果的,主要前提条件主要是两个,

一,来访者本身有愿意自我改善的动力和意愿

二,良好的咨访关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心理调节心得与体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心理调节心得与体会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