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调节 > 正文

孩子受伤心理调节,孩子受伤的心灵该怎么治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孩子受伤心理调节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孩子受伤心理调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请问如何安慰受伤的孩子?
  2. 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理受到伤害怎么办?
  3. 打了孩子却感到很内疚,该怎样减轻对孩子心理带来的伤害?

请问如何安慰受伤的孩子?

关于受伤后发脾气:接纳他的脾气,因为我们痛了也会需要发泄的余地和自由。孩子有时候会想要***生病来撒娇。没关系,到时可以随时调整没有人说你一定永远要用最“正确”的方法,错了就没有调整的余地。我宁愿安慰过度,也不愿意让孩子增加他的难受感。对于拆线的恐惧和痛苦,只能跟他做好心理准备,然后来个爱心三文治:去以前带他去一个他喜欢的地方,去以后带他去庆祝拆线的成功。

同学用脏话骂人,一般来说,很多人都会骂回去。而这个孩子并没有骂对方,可见他是很珍惜同学间友情的,他只是告诉了老师,希望老师来解决。老师说不要理他,这样做避免了孩子间的纷争,但是孩子不确定他以后还会不会再骂自己。他更希望老师能认同自己的感受。当一个人的感受没有得到认可时,就会感到很失望很沮丧。我个人的看法如下:

孩子受伤心理调节,孩子受伤的心灵该怎么治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一、接纳孩子的感受。

孩子的感受非常需要得到成人的接纳。有的父母面对孩子发生的一些矛盾会这样说:别人骂一下你有什么关系?又没打你。你骂回去就是了。孩子一下就愣住了。他会认为父母忽视了他的感受。父母应该耐心听孩子表达内心的愤怒。可以重复孩子的话:你生气是因为……对吗?接纳而不是评判。



孩子受伤心理调节,孩子受伤的心灵该怎么治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体会孩子的感受。

人们为什么会生气?在《非暴力沟通》中写到:在人们听到不中听的话时,会有四种选择

1、责备自己

孩子受伤心理调节,孩子受伤的心灵该怎么治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责备他人

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孩子对老师不批评那些骂人的同学这件事,产生了不公平、委屈、被欺负、愤怒等情绪

作为养育着,可以做到的是:倾听孩子,并帮助他舒缓情绪。当孩子愤愤不平地说:“他们凭什么骂人啊?他们欺负我们,我们这些有礼貌的人却不能骂回去,凭什么这样啊……”这时,不要试图安慰孩子,安慰是沟通的绊脚石,如果我说:“你不要愤愤不平啦,别生气,咱们不跟他们一般见识……”我们换位体验一下是不是会觉得不舒服,安慰其实是在否定他,意思是你当下产生的愤愤平的情绪是不应该的,你可以有更好的情绪。

PET里的积极倾听,是指你当下产生的任何情绪都是合理的,你当下产生的任何反应我都是理解的。如果球球放学回来愤怒地和我说:“今天某某骂人,老师竟然不批评他……”我不会教育他,而是完全地确认:老师没有批评他,你觉得不公平对吧……嗯,他骂人,你们又没有骂回去,当然会觉得不公平……

一般情况下,我三次倾听他的不满意与愤怒,三次确认他的情绪是合理的,他的情绪就会降温,自然而然地他会平静地想办法解决。

通常我们对话的第四个回合,他就会说:“算啦,算啦,不跟那样的人计较啦……”事情就过去了。

我的建议是,当孩子有情绪、有困扰的时候,你不必试图安慰他,你只需要积极倾听,传达一个信息:孩子,你在当下的境况,产生任何情绪都是合理的。孩子的情绪经由你抱持的通道瞬间疏通了。

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理受到伤害怎么办?

老公五月份的时候去世了,后来爷爷找各种原因和我吵架,并且不管是否当着孩子的面。

奶奶说快到寒衣节了,说要给老公烧几件衣服。我带着孩子把老公的衣服都送了过去,顺便拿我和孩子的羽绒服。没想到我们进院爷爷就哄我们出去,跑过来说孩子留下,让我和我弟媳妇出去。我没理他,然后报了警,因为我知道他真的不会让孩子走。我们把衣服拿出来,弟媳妇说别进去了,咱们等会儿警察吧! 孩子姑姑家的姐姐出来说帮我把孩子领出来,爷爷也追出来抱着孩子不让孩子走,孩子挣脱着,他那样拉扯孩子我忍不住和他吵了起来。这样拉扯着他说孩子该开学了,他天天去学校门口等孩子。村里人出来又是拉着又是劝,我们才上了车,可是爷爷车前面躺完了,车后面躺,就是不准备让我们离开。

后来警察来了,派出所做笔录调节事才算过去。可是这件事以后孩子受到了惊吓,回家听到爷爷一样的手机***,就赶紧告诉我把门锁好。听到门***也会紧张。更让人着急的是孩子从回来胃口就很不好,时不时就说不想吃饭,说没胃口,孩子以前胃口是非常好的 。偶尔还会头疼。今天我和孩子聊天问他是不是心理哪儿不舒服,孩子说放学的时候就会紧张,因为害怕他爷来闹。他说害怕爷爷伤害我和他。面对这样的心理伤害我该怎么帮助孩子走出阴影

大家好,我是陪孩子哭的心理咨师。作为一名心理领域的原创作者,在这里我想简单的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可以对您所帮助。

首先小孩子的成长,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不断在各种生理上、心理上的不同伤害环境下逐渐成熟起来的。

其次身体上的伤害,比如第一次呛水、第一次被烫伤、第一次摔的头破血流甚至骨折,都是防不胜防随时可能遇到的,但只要这样的伤害不伤筋动骨、不要命,孩子就能在受到伤害之后及伤害恢复的过程中认知伤害产生的原因,确认规避伤害的方法,并从这种认知提高的过程中成长。

最后心理上的伤害就更常见了,比如第一次要吃什么东西而被父母拒绝、第一次因为任性而被父母惩罚、第一次感觉父母真的“不要你了”,等等。这样的心理伤害及事后的遗忘或牢记的过程,也是孩子认知环境规则、行为规矩的过程,同样是其必不可少的成长经历。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我会定期的发表一些和心理相关的文章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心工作快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_a***_]兴隆,谢谢!

妈妈总是想给孩子最多的保护,害怕孩子受苦;而忽视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伴随着很多可能性,包括受伤,而我们在受伤里的体验也会让我们总结经验,更好的适应环境。

比如小时候学走路,摔跤意味着没有掌握好平衡;像小时候学骑自行车,哪一个没摔过几跤呢?

心理大咖施琪嘉说过:没有没有创伤的人;85%的创伤都可以自愈;没有创伤也是一种创伤。

我们认为的受伤多指身体,而妈妈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善意带着爱的语言,身体的抚摸都会让孩子安静和快乐。而批评、职责、评判、命令、控制这些都会让孩子的心灵受伤,发现出自卑、懦弱、讨好的人格特质,这可不是妈妈们想要的结果吧?

愿天下孩子都生活在有爱的家庭环境中,将来成长为一个自信、担当、付出的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价值。


打了孩子却感到很内疚,该怎样减轻对孩子心理带来的伤害?

很多家长都有相同的经历,打在孩子身上,疼在自己的心上。甚至有的家长打过了孩子,自己小声哭了,孩子大声哭了,这个场面够撕裂的。特别是养男孩的,比较调皮捣蛋,又不肯低头认错的,简直是父母的小冤家,气得父母咬牙切齿,不得不动动粗,一来解气,二来***,当时再也没有多余的想法了。

我也经历过,小孩离谱地捣乱,犯错不承认。惹得当时年轻的我压不住火气,便抽起小竹条一下一下地抽打他白胖的脚掌和小腿,疼得他左脚跳跳,右脚跳跳。我还要他不能跳出一块地砖范围,他哭得那个声音要顶碎窗玻璃,泪水似江水奔涌。

他哭累了,归于平静的时候,我还是不能平静,火气是被打散了,可看着馒头似的脚掌一条条错杂的竹条痕,像作业本上大大的叉号,那是老师的恨铁不成钢,泣血而铸似的。那个心疼啊,级别爆棚。看着小孩红红的大眼睛眨啊眨,我似乎要做些什么,让他的被打是值得的。

这时,他站着,我会蹲下来,问他:疼吗?你知道为什么会被打?

我要让他明白是不承认错误,认识不到自己错在哪里,这是挨打的原因。那现在明白了吗?如果还说不出来还得静静地站着想清楚,然后告诉我。以后妈妈告诉你做错了,你最好要怎么办?还有你希望妈妈要怎么帮助你?抓住这些话题进行交流,这会儿家长和孩子能做到心平气和地交流,商讨今后再遇到这事该怎么互相帮助才能做一个好妈妈和好孩子,那么对孩子心理伤害就减到最低了。

打与被打,身心都付出代价了,必须要有收获。

当然最好能不打小孩,实在忍不住切记下手的部位不是要害的,下手不要重,而且是在他年纪不大的时候,不然小孩记恨心有了,他深刻地记住父母打他就是不爱他后果难弥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孩子受伤心理调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孩子受伤心理调节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