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调节 > 正文

学生心理调节问题案例,学生心理调节问题案例分析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生心理调节问题案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学生心理调节问题案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教育教学中,如何改变学生的思想意识?
  2. 遇到一位语文老师,内心扭曲自私,自己成了被残害的对象,作为学生该怎么办?

教育教学中,如何改变学生的思想意识

第24个问题,我个人认为要想改变学生的思想意识,首先你老师三观要正,三观不正的老师你要先改变自己,然后在改变学生。单要老师来改变学生也很难,得需要家长配合,家长三观不正,那这个孩子也很难变得正,打个比方,学生好比拔河中那个绳的中间点,老师在左边拽,家长在右边拽,哪边的力气大孩子像哪边倒,要想改变学生的思想意识,老师家长,社会,必须通力合作才能让孩子健康的成长,才能让他们有一个正确的思维

这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然我们就都是圣人了。

学生心理调节问题案例,学生心理调节问题案例分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因为不只是学生,很多成年人对别人输出的正能量也是很不屑的,中国人是很讨厌别人说教的,尤其是正能量的东西。会认为“这东西谁不懂”、“这还用得着你说”、“这人是不是傻,连这都信”,我们总是习惯于否定。那难道这道题就没有解了吗?当然是有的,那就是需要找到我们共同认同的东西,也就是道德感和正义感。

我把您的问题理解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三观。其实三观这种东西很微妙,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是正常的,那么怎么能形成学生的正能量呢?这就需要老师有很高的学问,要饱读诗书,要看很多的名著,不能只给学生说不要怎样怎样,你要怎样怎样,这样是毫无效果的,甚至会起反作用的。这就需要给学生讲清楚背后的逻辑。

这让我想起罗翔老师的一席话,我们为什么要追求永远无法实现的正义?因为正义就是客观存在的,当我们认定一件事情是非正义的的时候,那么我们心中其实是有一杆秤的,这杆秤判断了这件事情是不对的,而这杆秤在我们所有人心中都是相同的,这杆秤就叫做“正义”,如果我们不再追求正义,那么这个世界上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没有“非正义”的标签,当“非正义”降临到我们自己的头上再去追求正义就为时晚矣了。正义是我们所有人都要不断追寻的彼岸,虽然永远无法抵达,但也不能放弃追求,一旦放弃,我们就会停滞不前。

学生心理调节问题案例,学生心理调节问题案例分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要让学生明白良知、公平、正义、道德、良善的背后逻辑,让学生清楚我们为什么要这样,这背后的逻辑是怎样的。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坚如磐石的三观,而不是随时可以因为利益等外界因素而践踏自己的三观,随时重塑自己的三观,贬低道德、良知,认为有道德、有良知的人都是傻子。

希望对你有帮助

学生心理调节问题案例,学生心理调节问题案例分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只是说原则的道理,无法贯彻落实。比如,爱国主义教育。国家早已经让学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你如何拿出具体办法来进行。通常是看到组织学生去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或者祭扫烈士墓,或者在国旗下举手宣读誓词。这些其实都是起到初步的感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之上必须要上升为理性认识。比如,看雷锋纪念馆之后,必须要学习雷锋日记,雷锋日记的话语,就是爱国爱人民的思想内涵。知道赵一曼烈士后,就要学习她的生平,尤其是写给孩子的信。这些都是高中以前必须知晓的内容。关键是大学阶段,大学二年级以后,必须学习人民领袖著作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因此,必须要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著名著作。这个只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热爱心里。最关键的是必须学习斯大林的全部著作。最主要的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在大学对学生《问题与答复》,《国家工业化与党内右倾》,《在莫斯科选区上的演讲》二次,1936年《宪法草案说明》,《与美国工人代表团的对话》,《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等。学习这些以后,就会油然而生一种宽宽的胸怀,自私狭隘的意识被本民族,祖国的意识所代替。我国人民领袖的著名著作必须每周一篇以上

思想意识本来是个比较学术性的哲学概念,题主的问题将其限定在教育教学的范畴。这样一来,依据学校教育的本来属性,思想意识,通俗的表述就是指思想品德;改变思想意识,就是改变思想品德。

学校教育,尤其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思想品德的改变与培养非常重要。对不良的思想品德进行矫正,这属于改变的范畴;对未知的品德修养进行培养,同样是对每一个学生个体的改变。教育界非常流行的一句话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育人为首,德育为先。由此,足见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实际操作层面,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有四种途径和方式。

一是正面教育。中小学的思想品德和政治课程的设置,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突出表现。班级、学校、党团队等等组织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主要目的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统治阶级开办教育的最直接目的就是向受教育者灌输符合其要求的思想品德,即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劳动者和接班人。

二是德育渗透。首先表现在教材的选用。《三字经》《百家姓》《***规》《千字文》《论语》《中庸》《大学》,这些是封建社会的教材。篇篇都充斥着儒家的正统思想,即统治阶级思想意志。现在,选择任何课本,也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与理论,否则,就违法违规。其次是指德育渗透在各学科教育教学之中。数理化、史地生各科教学,其课堂上同样具有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

三是教师身教。教师的示范与榜样作用也是学生思想意识改变与形成的重要方面。因为优秀的教师都是“传道者”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言行对孩子影响极大。我们都知道,我国许许多多的革命者都是在自己老师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的。现在,都说年轻人思想活跃,具有独立判断的能力,可是被教师引上歧途的也不少见。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是其传道的活动,教育行政部门要正确认识教师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四是制度归化。各种制度的设计都具有极强的价值导向性,是严格的思想意识规范。积极践行者,得到褒奖;违反规定的,受到应有的处罚。制度对孩子思想意识的塑造也极为重要。

无论如何,现阶段,我们要大力提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高杨主旋律,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

老师,在教育教学中,你有没有想过,最重要的是什么?是课堂?是自我成长?还是教室里的学生?思想意识是什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是最高价值。”这里的人特指儿童,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孩子。所以,这句话可以表述成“孩子是教育的最高价值。”那就意味着教育教学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尊严、个性、精神世界、发展潜力,尊重孩子未来的无限可能性……而这一切都指向孩子的幸福

所以教育教学,说到底是要给孩子幸福。但我们很多老师往往是对学生说:你们现在辛苦,是为了将来的幸福。家长也爱这样对孩子讲,好像孩子的这段经历是为未来做准备的。

可我们的教育教学功能真的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吗?陶行知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即两个心,一个老师的,一个学生的,二者相沟通

这就要求老师要有社交能力、协商能力,以及人情练达的艺术,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而教师就是和不同个性的人打交道。因此,老师的工作要个性化,不能一刀切。

同时,老师要用爱心对学生真心真意的帮扶和关切,要面对学生充满感情,投入感情,而不是想如何去改变学生的思想意识,在精神上融入学生之中,这样学生会自然而然提升思想境界。

遇到一位语文老师,内心扭曲自私,自己成了被残害的对象,作为学生该怎么办?

我觉得你还是从自身好好找[_a***_]吧,一个老师不会无缘无故盯住一个学生的。

举一个例子吧,一位朋友儿子在我校上高二。我知道这孩子初一初二学得不错,中考说是发挥不好,没进入奥班。突然有一天她给我打电话,说班主任跟孩子过不去,她说儿子与同学一同迟到,班主任不罚他的同学,却罚他儿子搞卫生、罚他上课站在教室后面,她去与班主任沟通,班主任当着办公室同事的面说了令她很难堪的话等等,问我与那个班主任熟不熟。我知道那个年轻班主任说话有点直,但故意与学生过不去的老师没怎么见过,一天忙得要死,有那个闲心吗!

于是我联系了语文老师,他是60后,百炼成钢了,不会情绪化地评价一个学生了吧。他一说这个学生真是令我大吃一惊,直接上升到人品有问题了,不学习,说谎话,考试***求老师不要报告学校,任课老师没有一个认可他等等。

我不敢把我了解的情况直接说给她听,我就问了一个与她更熟悉的朋友A,她知道不知道儿子在学校的这些情况。A说,她能不知道嘛,她一味惯着孩子,别人也不好说什么。至此,我才明白,她是护犊子的妈,看不见儿子身上的缺点,只觉得老师对她儿子不公平。

这样的孩子和家长是不是很多呢?


你说,老师内心扭曲自私,没有用具体事例来说明,我们无法评判是否他内心扭曲自私。你说你成了被残害的对象,你也没有用具体事例来说明你如何被残害的?残害你的原因是什么?

依我的教育教学经验来看,一个稍微正常的老师,一般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扭曲自私,残害学生。我倒是对你的评判标准有所怀疑,有所偏差,是否你内心有点扭曲!也许你没有正确地认识老师对你“残害”。这让我想起了两年前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这个学生还是个学习成绩比较可以的,正是老师对他怀有更高的期望,因此对他可能要求高一些,当他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时,说的他多一些。有一次上课,当我走在他课桌旁边时,我温和地对他说:“不只是记忆,还要动手写一写字”。你猜这学生对我说什么?他说:“老师,你怎么净找我事呢?”我一听这话,我真气坏了!我把他***说了一顿!我说:“你说老师找你什么事了?提醒你动手练练字,这是找你事?你知道什么叫找事吗?你还知道好歹吗?老师指导你学习这叫找事?……”最后,这位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误解了老师的关心,诚恳地给我道了歉。从这件事上,让我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的有些孩子大都有一颗敏感、脆弱的玻璃心!他们不能理解老师对他的教育(但是,不排除有个别老师的行为)。这样的事例在教学中还有:有些不学习的学生,他在那不学习,老师不管他,他认为老师对他好。而对他严格,要求他学习的老师反而他记恨!呜呼!我越教越不知道和学生如何相处了!我有点找不到人心了!

希望你正确理解老师的“残害”。如果老师真正的残害,你可以私下找老师沟通,沟通到位,减少误会嘛!如果老师对你抱有希望,希望你能够成才,“残害”你,祝贺你:你够***的,遇见了一位负责人的好老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生心理调节问题案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生心理调节问题案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