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调节 > 正文

家人过世怎么调节心理,家人过世怎么调节心理状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人过世怎么调节心理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家人过世怎么调节心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最重要的一个亲人去世了,怎么恢复情绪?
  2. 如何摆脱亲人去世带来的心理阴影?
  3. 亲人离世一直不能放下悲伤怎么办?

最重要的一个亲人去世了,怎么恢复情绪

一辈子最亲的应该是夫妻,夫妻之间的亲情和父母兄弟姐妹的亲情不同!没有血缘相连但又亲如一人!

2月17日我妻子就走了8个月了!(今年1月9日才61周岁)失去另一半的苦是真苦啊![流泪]

家人过世怎么调节心理,家人过世怎么调节心理状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痛失亲人的那种切肤之痛是一种自然反应。起初,它不真实,会让人觉得麻木,接下来会感到不安、无助、愤怒、怀念、悔恨……如果时间无法接受,不把悲伤情绪分离,对我们正常生活影响很大。顺利的渡过这个时期是非常重要。希望以下的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进行自我调整

1、接受这一真实。刚开始你那失去后无处寄托的依恋让"失去"变得如此强烈,甚至觉得活不下去了。这个时候需要分散下注意力,找一些人倾诉和陪伴。

2、让怀念成为新的开始。关于睹物思人的一些东西是否全部收起,要因人而论。鼓励自己从过去中走出来,让它成为曾经的一部分。多告诉自己,爱人离世是人生必经的一个阶段。

家人过世怎么调节心理,家人过世怎么调节心理状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好好照顾你的身体、心灵和精神注意生理反应,比如:胃口差、睡眠障碍、注意力难以集中等。认真对待和调节,均衡你的饮食和足够的休息和运动有助于愈合过程。

4、感激关心你的人。居丧期想孤立自己是一种正常反应,但如果能与别人交流却会给你带来更大好处不要与亲朋好友切断联系。共同分享,可以滋养和帮助你愈合。同时感激他们在你身边的陪伴,你会发现你并不孤单。


只有经历到了才会明白那是怎样的一种痛苦与悲哀,撕心裂肺,割肝断肠一点也不为过。我正经历着痛失慈父的哀痛之中,五个月了,心里是真的很痛很疼,是那种真正的骨肉之痛,每天失眠,大汗淋漓,暴瘦,情绪低落,真的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走出这样的痛苦当中,真的太疼太痛了,无法自拔,无法释怀,深深的遗憾可能会伴随着自己这一生。

家人过世怎么调节心理,家人过世怎么调节心理状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重要的亲人去世,肯定会很悲伤,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不能忘怀。我最最亲爱的母亲和我最尊敬的大哥去世,对我打击很大。母亲去世后,我把自己最喜欢体育运动跳舞给忌了,从此开始学游泳,再也没跳一次舞,用此方式悼念母亲。并写了好几篇纪念母亲的文章。每当母亲的忌日,我都拿出相册翻看,并摆放鲜花以示悼念!

大哥热爰传统文化,并一直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虽未对我有什么交待。但他对我妹说:你姐现在写什么哪?说明他对我热爰写点东西是了解的。因此我在大哥去世后,先后读了孔子论语;老子的五千言;佛家的金钢经等著作,这都是哥喜欢的,多少对大哥的内心世界有了些许了解。过去我心情不好时有大哥开导我,劝慰我,关心我,如今再也听不到大哥循循善诱了。写这段文字时,我的眼泪就在眼圈里打转!但我知道大哥希望我过得好,要我快乐,所以一会就好了!

今年清明时,我弟专程从东北来京祭奠大哥,我也想去,但因故未能成行。但大哥的形象在我的心里已根深蒂固,不用刻意想起,因为从未忘记。在亲友的追思活动中,他们郎读了我写的《忆长兄》文章中一首诗一一

昨闻长兄入妹梦,

长城脚下是兄冢。

最后一面撕心痛,

至今心里留阴影

音容笑貌犹仍在,

天人永隔不相逢。

三月临近清明时,

如何摆脱亲人去世带来的心理阴影?

亲人离世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创伤,尤其是心理弹性较差的人更容易造成创伤。一般说来,开始会有各种症状出现,如失眠、多梦、愤怒、恐惧焦虑抑郁等等,大多数人会在一个月内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症状会逐渐消失。但有一些人会出现上述症状加剧的情况,比如恶梦、睡眠障碍、人际关系恶化、有时会出现幻觉、妄想等严重精神症状。这就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创伤的处理方式各理论流派都不一样,最终目的是让人适应生活。但就我所掌握的理论,我会用躯体体验去整合创伤,让人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无意识层面接纳自已,从阴影中走出来。

躯体体验就是与自已的身体体验(难受,某一器官的感受此如胃难受等)相接触。用身体去感受各器官的情绪,让情绪表达出夹,然后整合,是比较先进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理论基础是我们的身体会记住曾经的创伤***,在催眠的情况让身体把创伤***完整地表达出来,不让这种创伤记忆卡在身体的某个器官里。

许多人认为时间会冲淡一切,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会好起来。但有一部分人在经历如***、家暴、社会暴力、欺凌、性侵等创伤场面后,身体会记住这些***的情形,形成无意识记忆,会在平常的生活中莫名其妙地表达出来,而大脑皮层始终读不懂这些意思,最后形成各种心理阴影和身体阴影,而身体的表达从末间断过,造成身体的、心理的各种困惑,反复求助于临床医生,但总是暂时缓解,得不到根治,所以希望有这方面困惑的人早日寻求合格的心理治疗师的治疗,早日走出心理的阴影。

生老病死是自然之态,任何人也改变不了。首先,你要敢于面对事实,另外要站在亲人的角度上想一想,他希望你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世事无常,人有不测风云,所以有些事是一定会发生的。逝者已逝,生者需要更加积极的活着,如果一直活在阴影里,我觉得那不是您的亲人希望看到的。

直面自己,走出困境。

亲人离世一直不能放下悲伤怎么办?

我很理解你的心情,去年我的母亲去世,我整整半年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我也知道人老了都会故去,但是悲痛却难以抑制。

我觉得自己老这样不行,会把自己折腾[_a***_]的,作为孩子的母亲我还要照顾自己的孩子。

我就开始走出去,和熟人聊天,在外面一呆就是半天。要么就是回家之后,看电视、看有趣的书,这样转移注意力。

不管做什么,只要能转移注意力就行,听音乐都不行,会沉浸在伤心之中。你必须要让脑子很忙才行。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阳园缺,这是不可抗拒的必然规律。有时候来的自然,我们免強接受;有时候来的突然,我们无法接受,但要面对现实,人确确实实去了,永远也看不到他那可爱的笑脸,动听的歌喉,无微不至的关怀,不露声色的博大胸怀……以至于他的一举一动、英容笑容将永远定格在你的记忆里,融入你漫长的人生长河中,他将永远是指引你前进的灯塔。

亲人去了,我们要如何面对?

若亲人是属于灯油耗尽、寿终正寢的,那么我们也只能顺其自然,按宗教的义式,送他一路走好,入土为安。同时,我们会缅怀他的功绩,亲人们在一起会有一个追思会,追忆他一生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追忆他一生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追忆他一生的情情谊谊、功功过过……不管怎样,死者大过天,一切的过失都不值得谴责,只有他的功绩要铭记在心,他的优良品行要时时代代地弘扬下去,敬上三柱香,恭敬地磕上几.个头,才是对他最深情的怀念和补偿。

若亲人走得很突然,以至于亲人毫无思想准备,这时候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如上有老沒有尽忠,下有小没有尽养,中有妻(夫)失去依靠,这些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老年丧子(女),幼年丧父(母),中年丧夫(妇)的悲痛是难以言壮的,但尽管如此,我们还需振作起来,化悲痛为力量,去完成亲人未完成的遗愿,一定要振作起来,只有坚强地活着,才是对逝者最大的回报,他才能在九泉之下安息。

大千世界,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谁又能阻挡得住呢?不管是拥有三仟里江山的帝王将相,走到哪里都是锦旗招展、威风八面,也不管是平平庸庸的寻常百性,谁也没有长生不老之法,这是人所皆知的。既然如些,黃天道上无老少,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还得认可,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我们才能挺起胸膛走得坚实,走得义无反顾。愿逝者安息,生者自勉。只有发奋图强才是对死者最好的报答。

亲人离世,悲痛难免。自2012年失去爷爷,2015年爸爸六十岁去世,到2020年1.28日我失去儿子,每一次的亲人离开都让我伤心不已。我哭干了眼泪,于事无补。只能通过文字和写作的方式倾诉对他们的思念,缅怀过去的美好时光。亲人离世,心情不好,生活不易却还要继续。用更加阳光的心态去迎接每一天,亲人走了他希望我们化悲痛为力量,把他们的愿望,他们没有实现的理想实现。随着时间流逝,我们对亲人依然怀念牵挂。时常在想他们没有走远,只是化作星辰大海在陪伴我左右。余生安好,岁月无情。珍惜眼前人,珍爱每一天。让生活更美好,让亲人少一些挂念。祝愿所有失去亲人至爱的朋友都过得好,早日走出悲伤,开启美好生活。

我是一眼见你,很感谢邀请。

亲人离世,悲痛欲绝,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真的无法理解那种暗无天日般的悲伤。

在这里我给你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是14年大学毕业,我们家境不好,从小家里为了我连一双贵的袜子都舍不得买,更别说是一件体面的衣服了。

上初中的时候我就想出去打工,为家里分担一点,让我爸爸轻松一些。爸爸没什么手艺,在农村也就是拼力气干活。为了让我读书,我清楚的记得,有一年过年,只买了两包方便面,还是给我的。但是即便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爸爸还是尽力的挣钱我读书,供我上大学。

可就在我大学毕业那年,我刚刚踏入社会,我以为我可以挣钱孝敬他了,可以让他以后不用那么辛苦的干活了。可事事并不如人所愿。当年八月中秋节后的一个晚上,他就永远的离开了我。我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凌晨五点,电话那头的妈妈哭的不能自已。从来没有当过家的我顿时觉得像天塌下来一样无助。

难过,还有无尽的遗憾,他那么辛苦的供我上大学,我却连给他买一件衣服的机会都没有了。这之后的三个多月都没能让我从悲伤中走出来,当初的几天是茶不思饭不想。

直到有一天,我看了《平凡的世界》,才让我慢慢释怀。让我逐渐从黑暗中走出来的是这样一段话,现在我把他分享给你,或许对你有帮助,以下是《平凡的世界》中的两段原文内容,希望能带你走出悲伤。

生活总是美好的,生命在其间又是如此短促;既然活着,就应该好好地活。思念早逝的亲人,应该更珍惜自己生命的每个时刻。精神上的消沉无异于***,像往日一样正常的投入生活吧!即便是痛苦,也应该看作是人的正常情感;甚至它是组成我们人生幸福的一个不可欠缺的部分呢!

伟大的生命,不论以何种形式,将会在宇宙间永存。我们这个小星球上的人类,也将继续繁衍和发展,直至遥远的未来。可是,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又多么短暂。不论是谁,总有一天,都将会走向自己的终点。死亡,这是伟人和凡人共有的最后归宿。热情的诗人高唱生命的恋歌,而冷静的哲学家,却说死亡是自然法则的胜利……是的,如果一个人是按自然法则寿终正寝,就生命而言,死者没有什么遗憾,活着的人也不必过分地伤痛。

我的婆婆离世刚满一个月,期间恰巧赶上疫情,按照风俗头七等时间段的烧纸等祭奠活动都不能做,丈夫朱毅始终在悲伤中走不出来。怎么办?我告诉他给母亲建立一个天堂网站,既文明又高雅,寄托了哀思,心情就会舒缓不少。

朱毅建起来了,而且把爸妈都建在一起了。建完他告诉我,天堂网真好,那么多祭奠方式可以选择,献花、烧香、摆贡品、写悼念文章等等,他都去做了,而且还交钱一百多成了高级客户,连亲戚们都能在不同的城市到同一个天堂网去祭奠老人了。那一刻我看见朱毅的眼睛里露出喜悦的光。我知道他的悲伤排解出一大部分了。母去世打击甚大,让哀思有一个安放的地方,就像人追求的目标要有方向一样,心在哪里安放?有了安放的地方,人才能慢慢走出悲伤。这是此其一。

其二,我建议朱毅用歌声寄托感情,献给妈妈。我帮他做音乐电视,献给天堂的母亲。母亲去世六天他含泪唱了“烛光里的妈妈”。视频做好后我发布在西瓜***,打动了太多观众的心。

我们夫妻传播了孝道文化,丈夫的悲伤又有了一个宣泄的出口。

其三,在婆婆病重到去世三个月期间,我们先后制作了十四集纪录片,全是关于“养老和尽孝”内容的,点击量高达六十万,粉丝剧增,观者纷纷留言太感动了,片子做的太好了,比看电视剧还好,因为是***真事。

直到现在点击量还在攀升。后续的报道我们还在继续。

朱毅的悲伤之情一点点在释放,看见他情绪逐渐回归正常,我也高兴。婆婆走了一个月了,每当想念老人就回放纪录片,看到老人活时的音容笑貌,我们就感觉她没有走,她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排解悲伤的方式有多种,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能化解、转换各种情绪,也是人生的必修课。

但愿我回答的问题能对提问者有帮助。那我就聊以***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人过世怎么调节心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家人过世怎么调节心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