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医养生保健时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医养生保健时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国中医文化源远流长,我就是中医爱好者,流行一句话说:年轻不养生,到老养医生,每个时辰对应一个器官,自有一定的道理,子时是晚上11~凌晨1点,是阴阳交汇之时,劳累了一天,是该静下来休息的时间,如果这个时间睡不着,心里有烦心事,那么,过了子时,就容易失眠;丑时是凌晨1点~3点,肝经当令,就是养肝的最好时间,进去深睡眠对肝脏最好,肝好养血,不易贫血;寅时是凌晨3~5点,夜深人静,是睡的最香的时候,肺经当令,养肺的最佳时间,肺主呼吸,肺气足,心脏就好,肺主皮毛,肺好滋养皮肤和毛发,平安可以多吃白色食物,呼吸新鲜空气,来保护我们的肺;卯时是早晨5~7点,就是我们早上醒来的时间,最佳排便时间,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这个时间肺气足,就不会便秘;辰时是上午7~9点,吃早饭时间,就是养胃的最佳时间,太阳升起,睡了一晚上,精力充足,进餐容易消化吸收,进餐后能使人更有活力;已时是上午9点~11点,脾脏最好的养护时间,已时多活动,保持好心情,能使我们气血通畅,活力四射,健康长寿;午时是上午11点~中午13点,此时心经当令,,新陈代谢非常快,血液流动加快,喝点水,饿了吃点水果,准备吃午饭,饭后休息一会儿,子午觉养心脏;未时时辰是下午13点~15点,小肠经当令,小肠的功能是吸收脾胃腐熟后的精华;申时是下午15~17点,膀胱经当令,阳气不足时,在申时容易犯困;酉时是17~19点,肾经当令,肾主藏精,肾为先天之本,肾好身体好,能做大事的人,志向远大的人肾就好,肾精不足的人,想干确没那么好的精力;戌时是19~21点是心包经当令,心包经是心脏外膜组织,心胞经主喜乐,这时候应该听听轻音乐,放松精神聊聊天,找些开心的事;亥时是晚上21~23点,这时候该泡泡脚,看看书,做好睡觉的准备,亥时入睡最快。对应时辰养生,是我们中华文明多少年的中医文化,一辈子不长,我们要爱护自己,一辈子太长,我们要更要懂得照顾好自己,按时作息,减少病痛,不给亲人添太多麻烦,祝大家健康!开心!长寿!
一个小时是半个时辰。我国古代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而现代人把一天分为二十四小时,这样每个时辰就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一个小时就是一个小时辰的意思。只是古代的十二个时辰起点是前一日的夜里十一点,而现代二十四小时的起点是凌晨的零点。
两小时
一个时辰是两小时,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中国传统计时单位。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中医养生时辰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中国传统计时单位。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中医养生时辰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具体的说,就是: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 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小时是一个时间单位,一个平均太阳日的二十四分之一。一小时一般等于3600秒,或者60分钟,或者1/24天。
时辰与小时的区别在于:
中国传统计时单位。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中医养生时辰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具体的说,就是: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 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小时是一个时间单位,一个平均太阳日的二十四分之一。一小时一般等于3600秒,或者60分钟,或者1/24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医养生保健时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医养生保健时辰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ustraliapuzzle.com/post/60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