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怎样调节恐艾心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怎样调节恐艾心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什么是恐艾者?
谢邀!我是感染科医生,每日接触大量的患者和咨询者,所以对于“恐艾”深有体会。
在中国目前有100多万的艾滋病患者,至于恐艾者尚没有具体数据也无法统计,但据一些志愿者统计恐艾者不会少于艾滋病感染者,这个人群是非常庞大的。恐艾症给人群带来很大的压力,曾经多位患者和我说在恐艾的那段时间“活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可见恐艾到了什么地步。
如何摆脱恐艾症呢?在这里李医生有几点建议:
1、找专业的医生就诊和咨询,避免上当受骗;
将精力集中在工作或学习上,回味成功经历、精心打扮自己等,结合所学到的系统艾滋病精华知识,是建立在暗示上的一种注意力转移。以减轻忧虑和担心,你会发现,很多所谓的症状会在不久之后不治而愈。
3、避免查阅关于艾滋病的网站,贴吧,避免进艾滋病群等
大量的注意力放在网络上学习艾滋病知识,每天在网络上浏览各种恐友开的脱恐网站,继而吸收到有毒的言论,并且引发新的一轮恐惧问题。适当地变换一下生活环境,可以刺激人的新奇。如到远方旅游,能够转移精力,寄托情感,排解不良情绪带来的种种困扰。
恐艾者,指患有艾滋病恐惧症的人,对艾滋病具有强烈恐惧感,并常伴有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恐艾群体中的许多人,无比渴望生的光明,也站在生的光明下,却又疯狂暗示自己已被死亡的黑暗所笼罩。
“走进阅览室的时候,我是一个健康快乐的人;出来的时候,我变成了拖着衰弱病躯的重症病人。”这句话出自短篇小说《想象》,主人公认为自己得了某种病变去查阅病的资料并给自己“确诊”,接下来又通过翻阅其他书籍确诊自己得了“无数种病”。在我们眼里,这当然很滑稽。但重度恐艾者的情况比这还严重。
很多恐艾的人往往是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身体不舒服却找不到具体的病因,但出于对艾滋病的过分恐惧,把很多没有确切原因的亚健康状态和艾滋病联系起来。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杯弓蛇影”,恐艾者到最后,甚至于在贴吧、论坛或者在群里和别人聊什么症状、看到什么症状身体就会出现什么症状,越看越恐,越恐越看,他们害怕自己得病,却又相信自己得了病,由此陷入一个自我构建的恐慌沼泽中,越陷越深。
奇怪的是,一些重度恐艾者往往不愿意信医院或疾控的诊断而相信网络上真***难辨的言论;也有很多人相信医院的诊断却还是不自主陷入恐慌中。一部分是缺乏对艾滋病的了解,还有一部分是疏通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许多恐艾者也很痛苦,也曾白日用工作***自己而深夜睡不着,正常生活下深深掩藏着痛苦。此时需要的已不仅仅是艾滋病知识的普及。
打开淘宝,敲入HIV,出现的第一位是HIV试纸。随便找一家店,点开评论,看到最多的是“一直阴下去”“要洁身自爱”“谢老天不杀之恩”等字眼。但没有感染上HIV,与老天何干?欣慰的是,和写下那些评论的人一样,许多轻度恐艾者在医务人员帮助和自我调节下已经离开了艾滋病的阴影。
对于所有的恐艾者,除了希望他们能信任医务人员而不是只自己查资料外,还想把《想象》里医生给主人公的建议给他们:“每天早晨散步十英里;每天晚上十一点上床睡觉。此外不要满脑子都装些你不明白的东西。”仔细生活,疏通自己,方为生活王道。希望所有的恐艾者能够走出恐艾,回归正常生活。
如果你还有关于艾滋病的相关问题,可以关注我私信咨询,谢谢!
小编有一次爱恐,整个过程啼笑皆非。
小编的爱恐纯粹是心理暗示作用。
记得那年大一,初接触医学,从感染学教材第一次接触艾滋病这个恐怖的名词。从此以后留下阴影,对身体的任何部位不适,都会联想到艾滋病,因为专业知识差,浮想联翩,总想着自己人生要完蛋了,整日表现出焦虑,痛苦,又自卑像个活死人,这是年幼无知的举措想想现在可笑至极。
爱恐通俗讲即艾滋病恐惧症,是患者怀疑自己感染艾滋表现出恐惧,焦虑,抑郁,抓狂挣扎的复杂心里过程。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多见与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传播方式,大部分去疾控中心检测艾滋的患者多为高危性接触人群。
患者通常接触后,自觉不适产生感染艾滋的怀疑,因无法准确判断***是否健康,通常表现为高度紧张,严重怀疑反反复复检测艾滋指标,而严重影响日常的工作生活。
艾滋病情通常分急性期,潜伏期,发病期
急性期(窗口期)
HIV病毒侵袭人体后,会***人体的反应,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还会发生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症状,病情期症状突然,消退较快,很容易被忽视,即使意识到高危暴露,在此窗口期期间检测***容易出现***阴性,必须需3个月检测才具有真实性。
也就是在窗口期内高危接触人群,自觉不适出现上述症状,遂产生了强烈的怀疑型人格,出现焦虑,恐惧,抑郁,对生命健康严重担忧,从而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即爱恐
爱恐患者往往并没有艾滋***感染,只是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
我先给大家讲个恐艾症的典型患者。我有个女性[_a***_],长得特别漂亮,家境富裕,但同时也非常怕死。她和她的男朋友第一次发生性关系之后,由于中途套套脱落,之后她就非常担忧自己患上艾滋病。皮肤有点痒,给我打电话,问我这是不是艾滋病的症状。皮肤上因为过敏起了一个小疹子,给我打电话问我是不是得了艾滋。吃不下东西,给我打电话,问我这是不是艾滋病的症状。。。。。。我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给她说“你实在不行就去疾控中心抽个血查一查有没有艾滋,彻底放心”
好的,她马上就去疾控中心抽血查艾滋。结果她前面是一对男同性恋抽血查艾滋。护士给她抽血检查了。几天后检查结果出来了,她没有艾滋。我说这下你可以放心了吧。但是你们猜她又怎么样了?她给我说:护士抽完前面两个男同志后再给她抽的,男同性恋是艾滋高发人群,护士会不会把艾滋***从他们身上带到自己的身上啊。所以,这次检查结果可能不准。。。。。
就这样,她去了疾控中心三次,抽了三次血,检查结果都是健康,她最后才放心。
她交男朋友,都要对方去献血,因为献血要查艾滋,只有献血通过,她才跟对方交往。她住酒店只住五星酒店,而且必须自己带床单被套毛巾,甚至有段时间连公共厕所都不上。。。。。。
她就是一个典型的恐艾症。
艾滋病,由于目前来说还没有有效的药物可以根治,也没有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加上艾滋病患者死亡时非常痛苦,全身免疫系统被破坏,各种***、细菌、真菌感染,肿瘤发生,让人非常恐惧。另外,我国艾滋病人数也在飞速增加。所以,导致很多人恐惧艾滋病,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有一些人,由于对于艾滋病的传播方式(血液、性和母婴)不了解,所以对艾滋病产生了异常的不切实际的恐惧,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交往,这就是恐艾症。比如,有的人甚至认为蚊子叮咬会传染艾滋,和艾滋病人说话会感染艾滋。同理,有些人对癌症有异乎寻常的惧怕,我们称为恐癌症。
我们要正确面对艾滋病,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避免不必要的恐慌,不然每天都生活在恐惧之中,是一种非常痛苦的体验。
恐艾者分为三种。
1.高危行为后恐感染艾滋的;
2.边缘行为后恐感染艾滋的;
3.无任何行为却恐感染艾滋的。
对于以上这三种人,第一种恐艾者是最惆怅最不容易脱恐的,第二种是不该惆怅却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但也容易脱恐的,第三种是SB。咱们倒着说,先说第三种人。
没有任何行为却总是觉得艾滋离我们很近,无缘无故总是觉得自己是不是感染艾滋,这种人除了我佛如来或者神圣的***耶稣以外,只有专业的心理医生才可以帮他们脱恐
我是在疾控中心专业***滋病防治工作的,这个问题是我面对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很多感染者拿到自己的确诊报告后,都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有的甚至濒临崩溃。面对这些感染者,我都会耐心细致的去给你们解释各种医学问题,给他们信心,让他们勇敢的面对以后的生活。
关于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我这儿不做过多的介绍,我介绍一下最新的艾滋病的研究进展吧。
以前很多人都认为只要感染了艾滋病,就只有等死了,艾滋病被认为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绝症。但是现在随着艾滋病的研究的深入以及科学的进步,艾滋病已经变成了一种可防可控可治不可彻底治愈的慢性病了,已经接近于功能性治愈了,我们应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艾滋病能被彻底治愈,不是最近香港大学报道了艾滋病相关的治疗研究进展了吗?
所以感染了,也没有什么,正确面对吧。唯一不同的就是,可能以后的日子里伴随着的是每天的定时服药以及不定期的检查。
因此,感染了艾滋病该怎么办?
一、正确面对,要对生活有信心,一定要乐观,因为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乐观的面对,回馈给你的肯定是乐观的一面,开开心心过一天,郁闷不欢也是过一天,日子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不能开心的过呢?
二、一定要按时的服药,听从疾控中心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医院)工作人员的安排,按时去检查肝肾功、血常规、CD4及***载量。可能很多人从网上了解到,服药有很多的副作用啥的,这个可以明确的说副作用肯定是有的,但是因人而异。在刚开始服药的两三个月可能会出现皮疹、血常规改变等,只要坚持,一般过了三个月后就会耐受了。如果不能耐受了,可以申请换二线药物。
三、一定要积极的锻炼,不要有抽烟、饮酒、熬夜和太过劳累的行为,因为这些行为会损伤免疫系统功能,而艾滋病主要使人体免疫系统奔溃。
我是在疾控中心专业***滋病防治工作的,各位有艾滋病相关的咨询都可以关注私信,我都会一一回复大家的。如果您是同志并且愿意做一些关于艾滋病防治的志愿工作,麻烦您私信我,我们疾控中心给您提供技术支持以及经费支撑去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怎样调节恐艾心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怎样调节恐艾心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ustraliapuzzle.com/post/63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