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考数学心理慌调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高考数学心理慌调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方法如下:
1.从全局出发
先把小学一到六年级的数学复习一遍,只看课本,知识点百分百掌握,接下来扫描初中三年的数学百分百掌握,只看课本,接着做一套高考模拟题,如果剩下的是高中板块的不会,恭喜,你的扫描小学初中数学课本效果很棒!
2.接着扫描高中数学课本
只看书,始终围绕着课本复习,将基础知识装在脑子里,复习完毕后,再做一套高考模拟题,估计你就知道哪儿还需要再夯实!
3.课本知识点复习扎实
先将课本知识点复习扎实,再做模拟题,主要是速度!
提高看书速度,一天看数学课本3本,因为不会的也就几个知识点,补习起来也很快,祝您高考成功!加油!
1.想学好,啥时候都不晚,不要以为到了高中二年级了,觉的时间不够了,于是就慌了乱了;
2.能上高中,说明你的智商正常,正常的智商成绩却不理想,原因只有一个:你没有用心学;
4.高考数学考点基本固定,就246个核心考点,130个常考必考题型,每个题型2-3个变式,共389道题目,只需掌握这些就能135分以上,其中考点里的40%常考、必考题型,分数占到了高考卷的90%,说到这儿,你应该知道,数学咋办了,我的建议是做基础题,一题题的来,一般情况下,一个知识点做十道类似题型,这个知识点,你就基本掌握了,然后做下一题......
5.其他科目,类似学法,不贪多,一个个来掌握,试想,每天掌握一个知识点,从现在到高考还有400多天,是不是大都掌握了。
我是学霸的老师,学霸都是这么来的。
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理科提高起来要比语文英语这些见效快效果明显
理科像积木,一个个知识点搭起来的
文科像沙堆,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马虎丢的就提高专注力,强制自己平时就养成认真专心的学习习惯,认真一些再认真一些
不会丢的分,那就看看自己是什么题不会,从把这道不会的题搞懂开始,把这道题考察的知识点搞明白,通透的彻底的那种明白,再顺带复习一下与其相关的知识点巩固一下就OK了。
不要打怵,不要有心理障碍,不要躲着你不会的含糊的知识点。
只要你想会,就一定能会。自己看不会,就问同学问老师。
把每道题都做得明明白白的,满分数学不是梦。
先找出自己的问题——是学习没用功,还是课程听不懂跟不上,是数学思维能力差,还是其他问题。找到问题后对症解决。可以找一个辅导老师,也可以多请教老师和成绩好的同学。
【1】做好学习计划在复习的过程中,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学习***,对整个数学学科框架结构没有宏观的认识;部分同学都是题来了做题,做完题目就不管了,对章节之间的联系没有深入的探究,往往时间花费了,成绩不升反降;所以学习***是很有必要的,看到这,你不经会问,学习***是个什么东西?怎么***?简单的来说,你要明白你每天或者每周要学习的内容,你需要完成的练习量,什么时间练习,什么时间反思总结做笔记,定***的时候考虑学校的练习内容,自己的练习材料;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每天要完成的是罗列清单,按时按***去完成,当然指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做调整,因为你不能要求自己1小时就完成一套模拟卷;
【2】定期总结和反思埋头刷题是不明智的,定期反思和总结一章节的内容(基本知识点,重难点,热门题型,高中试卷的出题位置),不能章节之间独立化,你需要建立各部分内容的知识网络;全面、准确地把握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加强对易错、易混知识的梳理;要多角度、多方位地去理解问题的实质;体会数学思想和解题的方法。
【3】每次模拟考后,要做好卷评;模拟考虽然是实战,但是模拟考后的总结和反思极为重要;通过卷评分析自己的薄弱点,哪些地方容易失分,哪些地方比较擅长,这对你接下来的复习有指导性的作用;对失分的部分,可以找同类型题目练上10多题,总结改题型的解题规律,因为高考中80%是基础题和中档题,多是题型相同,解题方法有章可循,但需要你自己总结的积累经验;
【4】沟通和交流对待难题好题,与同学或者老师沟通交流是帮助你更好的理解的一种形式,它有别于独立思考,常常在沟通中发现问题的关键以及自己未掌握的地方;很多好的解题方法并不是自己看书学习来的,而是通过老师介绍和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所以说沟通和交流是复习阶段必不可少的环节;
【5】合理规划时间高考多个学科,数学学科只是其中一门,合理规划好每个学科的复习时间是非常关键的,直接决定了你的复习效率;同时充分的休息时间是必要的,身体状态常常会影响学习心态,适当的户外放松调解也是有必要的;最后祝您学有所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考数学心理慌调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考数学心理慌调节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ustraliapuzzle.com/post/63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