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饮食健康绝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饮食健康绝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成语】: 壶浆塞道
【拼音】: hú jiāng sāi dào
【解释】: 壶浆:以壶盛茶水酒浆;塞道: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
【出处】: 《周书·于翼传》:“襄城民庶等喜复见翼,并壶浆塞道。”
茶壶有关成语:
箪食壶酒 [ dān shí hú jiǔ ]箪:盛饭竹器。一箪食,一壶酒。指少量饮食。
冰壶秋月 [ bīng hú qiū yuè ]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比喻洁白明净。多指人的品格。
箪食浆壶 [ dān sì jiāng hú ]为欢迎所拥护的军队,用箪盛饭,用壶盛水,进行犒劳。
茶壶有关诗句:
白玉壶冰水,壶中见底清。—— 唐 · 李白《赠清漳明府姪聿》
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 唐 · 李白《拟古十二首 三》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唐 · 李白《九日》
壶中春色饮中仙,骑鹤东来独惘然。—— 宋 · 苏轼《次韵德麟西湖新成见怀绝句》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出自唐朝名臣虞世南《蝉》的。古人一向认为蝉生性高洁,以为蝉饿了就是喝露水充饥的,这句垂委饮清露,也为了证明自己对生活要求的不多,证明自己的清廉,作者虞世南就是以这首诗来说明自己的品格。
虞世南(558--638年),唐朝书法家,文学家,字伯施,世居慈溪北乡鸣鹤场。
李世民曾评价虞世南,说一个人只要有一技之长,足可位居名臣,而虞世南“德行,忠直,博学,诗词,书法”全部擅长,可谓是五绝,一个皇帝可以给自己的臣子如此高度的评价,在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虞世南年方弱冠,身单力薄,博闻强记,幼时随王羲之后人智永法师学习书法,为了专心学习,数年如一日,写废的毛笔,装了一水缸,睡觉了,心有所得,用手指在被子上划,结果被子被划烂好几床,就这样,通过刻苦努力,书法大成。
虞世南是历史上少有的高寿名臣,81岁去世的时候,李世民非常悲痛,说,:“虞世南于我犹为一体,拾遗补缺,无日忘之,盖当代名臣,人伦准的”。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隋末唐初虞世南的咏蝉诗作。看了全诗,喜欢诗词的伙伴们可能恍然了,因为很多人可能会知道“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句。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读音 是什么?此处敲黑板,读ruí ,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蝉这物种,普通人一般不感冒,不觉得蝉有什么特殊的,甚至就是知道蝉声聒噪,或者可以作为油炸小食品大块朵颐。
可是,在唐人咏物诗里,蝉可是被歌以咏之的。
咏物者遗貌得神,命意寄托。骆宾王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李商隐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而虞世南的这首五绝《蝉》,后人评价很高,沈德潜评价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出自唐初名臣虞世南的《蝉》。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作者就是以这首诗来说明自己的品格。首句“垂緌饮清露”,是说蝉低下嘴吸取汁液。全诗是说蝉声高远,并不是依靠外部的力量,寓意君子像蝉一样不借助外力,凭借自己的才华和高洁的品格来获得成功。
作者虞世南是唐初名臣,屡次进谏李世民,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饮食健康绝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饮食健康绝句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ustraliapuzzle.com/post/64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