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博爱养生保健按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博爱养生保健按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再过两天就是农历七月十五,我们当地叫七月半,也称“鬼节”。
在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据称,人去世后,其灵魂进入地下的阎王殿,归阎王爷统一管辖。地界里的大统领阎王爷规定,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为地府的新年。从七月初一开始,阎王殿大门打开,给阴间众灵魂放***半个月,让其回家或者游玩。而在阳间的亲人也会积极准备,备好物品,迎接已故先祖,对其进行缅怀。
我们当地一般都在七月初十开始,家家户户陆续进行“接祖”活动。就是在自家堂屋里或者祠堂里,摆上一桌酒席。有猪鸭鱼鹅等七个菜,还有水果、点心等食品。家族里的长辈带着儿孙对着祠堂正中祖先的牌位三叩九拜,再烧香,烧纸恭迎祖先灵魂。“接祖”只能在七月十五之前完成,过了七月十五是不能再接祖了。因为祖先假期已完,必须回到地府向阎王爷报道。七月半除了接自己的祖先外,我们还在在大路边和附近的三岔路口各烧三堆火纸,用来孝敬那些路过的亡灵。
总之,把农历七月十五称为“鬼节”,其实就是我们祭祀先祖所举行的一个重大活动,是我们对祖先的一种缅怀方式,也是流传很久的一种习俗。
农历七月十五的叫法,主要是分习俗的,比如在道教称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在佛教称这一天为“盂兰盆节”,在民间才被称为“鬼节”。
七月十五,我们习惯称它为“七月半”,这一天在民间是祭奠逝者亡灵的日子,事实上在进入农历七月开始,生活在城市里的人都已经开始在马路边燃烧纸钱了,每天夜晚都能看到很多人在马路空旷处画个圈开口朝向家乡的方向,在圈内点燃祭祀用品,用来祭奠逝者,祈求生者平安好运。
佛教里认为七月普度亡灵,百鬼出行,而到了七月十四的夜晚是“阴气”最重的时候,通常为逝者准备祭品点心,烧冥币等,七月半这天更是一年中最大的祭祀活动日之一。我从小就见识了人们在七月半祭祀逝者的敬意,祈求生者的平安,所以对七月半这天多少心存敬意,不敢乱说话。
另外,在鬼节民间有很多禁忌,信者有不信者无。
比如忌讳在七月里结婚,老辈人认为不吉利,现在的人们也一般不会选择这天结婚。
不要拿着手机乱拍照等等吧。
总之七月十五“鬼节”这天,是民间比较重要的祭奠逝去的亡灵的日子,你可以不信这些,不去做就是了,但也不要笑话讽刺信这些的人,这是起码的尊敬。
(文/阿冰)
我国一年一度的农历七月十五,也就是中元节人们俗称的“鬼节”。中元节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中元节当天,人们都有祭祖和祭祀祭土地等习俗,其中也是在缅怀去世的亲人。通过这个节日来纪念他们,节日的文化核心就是敬祖尽孝,那么为什么在这一天农村老人把它称作鬼节呢?
其实这源于我国古代的一说法,农村老人常常跟我们讲鬼故事。据说在中元节这一天,天朝地府就会开门放出鬼魂,同时这些鬼魂在鬼才的押解下,来到了阳间活动几天。而且这种节日只能是一年一次,因此,以前农村老人常说,在中元节这一天晚上尽量不要出门,小孩玩耍一定要在天黑之前回家,因为这一天是鬼魂在阳间游玩的节日。其实这只是以前人们说的故事而已,其实在传统文化中,它只是一个纪念去世的亲人的一个特殊节日。
在我国文化当中,其中《易经》中就有明显的记载,七一直是作为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七日一个轮回就是由此而来,且很多节日都是带有七字的,比如七月十四、七月初七,鬼节其实人们也叫它七月半、祭祀节。而后来被命名为中元节则是在东汉后期道教的一种说法。其实在鬼节当天,我国各地也有很多习俗,比如在河北地区一些村民就会带上水果、肉、酒等前往祖先的墓地进行扫墓,以此缅怀。
而且其他地方比如江苏地区还会在鬼节的当天晚上,在河边燃放一种由纸张做成的小船,人们通常叫它纸鬼,并且把它放到河中间随河流而去,这也表示着问去是亲人“送行”。而在这一天,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在晚上小孩子是不能参与这种活动的。人们认为在这一天的节日里,阴气太重并不适宜小孩一同参加。而且大人们往往在忙完以后便纷纷回家早早入睡。
其实它只是我国源远流长的一个传统文化而已。没有多久鬼节即将到来,而人们也将会像往年一样,用各种方法来举行祭祀活动。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在鬼节当天,你们当地有哪些习俗,欢迎下方留言一起交流。
更多三农资讯,欢迎点击关注,乡村波比将每天为您提供最实用的三农知识。
我们北方农村把七月十五叫做鬼节,听老人们说,这一天是阴曹地府的阎王爷给所有的鬼魂放***,这些逝去的灵魂在这一天要回到阳间看望亲人,阳间的亲人自然要好酒好菜的招待他们,这些灵魂还要在这一天返回阴曹地府,所以农村老人说七月十五是“鬼节”。
记得小时候家里养羊,在七月十四或十五这一天会杀羊***,多数会在十四这一天,也有很多人家会买羊肉吃,当时因为小也不知道七月十五这一天到底是什么节日,只知道有的人家对这个节日特别重视,后来大了一点听长辈们说,这一天我们逝去的长辈亲人要回来看看亲人,我们自然要对这些逝去的灵魂进行祭奠。
在七月十五这一天,长辈们告诉我们,晚上要早点回家,尽量不要外出,因为外面各家各户逝去的亲人们都要路上走动,别不小心撞了他们,这样会很不吉利的,于是我们吓得晚上都不敢出门,毕竟害怕遇到鬼啊。后来长大了,知道这是一种封建迷信。
直到现在人们对鬼节也是很重视的,每年的七月十五,大家都会去逝去的亲人坟头烧纸祭奠。对于这种节日,我认为是我们活着的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祭奠,也反应出我们对先辈的尊敬和孝心。我想这种节日应该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一个节日,节日里我们祭奠先人是无可厚非的事情,说明我们没有忘本,孝道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此我也说说我个人的一点想法,希望我们对如今还健在的长辈、亲人们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孝心,没事经常回家看看,多陪陪老人们,让孝道在我们中华民族发扬光大。
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在我国被民间俗称作“七月半或是月半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一样,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祭祀大节,也被人们称作为“鬼节”,对于这个节日相信大多人们还是都知道的。那么为什么人们会把七月十五称作鬼节呢?在我们农村经常会听身边的老人讲,其实这就要从上古时期追溯起。
七月十五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流行的土地祭祖节,而非“鬼节”。我国古代社会以农耕为主,人们生活的是否富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一季的庄稼收成。而农历七月又属于小秋时节,七月过半后的时节里会有很多农作物成熟,收获丰收了的人们为了向祖先报告秋天的收成,就定于月半这天以新米祭供的形式告慰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感谢祖先的庇护,并祈求祖先能继续庇护下一季的风调雨顺、庇护后人能永世的衣食无忧。
七月十五祭祖节的愿意后来演变成祭祀节,成为世俗的“鬼节”则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道教有三元之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后来传说中元这日,地府阴司都会将所有的鬼魂放出来自由的活动一下,可与家人稍做团聚,所以民间的众多家庭都会在这一天为逝去的亲人举行相应的祭祀活动。故而,在推崇道教的唐代,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并把这天视作以祭祀鬼魂为中心的最大节日,所然这天也就被人们称作了鬼节,并相沿迄今。
七月十五中元节祭拜祖先,做为我国民间大型的祭祀节日之一是有诸多讲究的。在农嫂的家乡这天凡是有新丧的人家,按照祖例要上新坟祭扫。祭扫时后人须为祖先奉上新鲜瓜果,和新米面做成的食品添上适量菜肴,然后再在坟头上焚香烧纸以缅怀亲人;哪些逝去多年的亲人家庭,则会到了晚上在家附近找一处十字路口,于夜深人静时焚香烧纸祭奠一下即可,但在焚香烧纸祭奠完毕后,后人离去时不能回望,以免惊扰前来拿祭品亲人的魂灵。
此外,民间部分地区还有七月半、放河灯”的习俗,让点燃的灯火任其顺河而流。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在我们这里放河灯者大多是人间的好心人,为无人祭扫的孤魂野鬼尽一份善心的仪式。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是个很重视亲情***的民族,从物质层面来讲,亲人的离世便是如灯灭般的烟消雾散,但人们一直信崇亲人的精神是永存的。所以现今的民间祭祀仪式,主用于表达对逝去亲人的缅怀之情。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ustraliapuzzle.com/post/69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