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调节抑郁情绪心理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调节抑郁情绪心理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抑郁症如何进行心理疏导?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并且发病率很高,由于缺乏科学高效的调整方法,导致很多人多年不能康复,有的靠药物维持,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并且非常痛苦。
很多人认为心理咨询、心理调整,心理干预,心理辅导,都是一样的,都是和抑郁症患者,或者叫来访者,面对面交流,但殊不知,有的患者通过交流康复了,有的人交流以后效果不明显,有的甚至交流以后加重了,这最主要的是交流内容的不同,对于心理咨询师来说,都是说和听,但说和听的功力不一样,导致效果不一样。
抑郁症患者的核心问题是自卑,看不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在经历某些失败,挫折以后,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不行,在咨询时,心理咨询师根据患者的经历,症状,感受,来解释形成原因的原因,痛苦的原因,发作的规律,康复的思维,让患者知道原理,并看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协同家人,积极行动,在行动者体验成功,不断的恢复自信心,抑郁症患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过去往往比较优秀,咨询师利用他们过去的优秀,重新塑造到原来的状态。
如果不是本人得了抑郁症,建议周围的人不要轻易做任何的建议、疏导,除非受过专业的心理咨询训练。普通人以为的疏导、建议、劝解,往往对患者来说,可能是一种伤害。我们能做的,就是默默陪伴,接纳对方的一切反应。
如果本人是抑郁症患者,本人可以操作的有:
2.每天早中晚记录自己的情绪状态,想法,改善自己消极的部分。
3.极可能维持生活规律;
4.轻度抑郁可以读相关书籍帮助自己调整认知,或者其他任何有帮助的事都可以做。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5. 中重度以上,建议找专业人士求助。
对抑郁症的人进行心理疏导,首先是理解,就跟糖尿病、高血压一样这是一种疾病,不受本人控制,中度以上需要药物治疗,简单的劝说和鸡汤式的灌输没有帮助甚至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如果能***专业性的进行心理咨询,有针对性的调整负面认知、情绪和不良行为才是有帮助的。
家人和非专业人士能做的就是利用环境进行行为干预。
接触大自然,对抑郁的情绪有帮助,比如在公园中散步,多接触绿色植物。有研究表明,抑郁和重病所带来的精神疲劳可以通过接触自然环境来得到缓解。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去风景秀丽的地方居住一段时间,不只是为接触大自然,有实验表明,生活在城市的人比生活在郊区和农村的人[_a***_]杏仁核的活跃度更高。而杏仁核是情绪的主要负责区域,和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相关,简单说越是居住在人口密集的地区,越容易面对更多的压力,更紧张,从而增加杏仁核的活跃度,不快乐的情绪越多。
亲友和朋友的陪伴和鼓励对抑郁的人十分有帮助。前提条件是支持他的人必须是跟他关系很好的人,如果相处的质量不高效果就不好。有证据表明社交支持会减少应对压力的生理反应。
抑郁的人经常起不来床,不肯出门,而只有督促他们迈开腿才能够对他们有切实的帮助。
抑郁症作为一种可怕的病症,它能够摧毁患者的心态、自信心,进而摧毁其健康和生活。
轻度的抑郁症还好,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和心理辅导痊愈;
而中度抑郁症通过药物和心理辅导也能够缓缓调节,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当然需要一个不短的过程;
但是一旦重度抑郁症,就几乎变成了不治之症,只能缓解而没办法完全治愈,而且复发几率非常高。
抑郁症的起因,往往只是一些常见的事情,比如说校园暴力,家庭冷暴力,失恋,工作不顺利,爱人出轨,朋友背叛之类,甚至有时候一些小事也会诱发抑郁症,比如考试成绩不好,被好朋友无意中说一句难听的话,考驾照不过关次数太多等等,诱因千奇百怪。
一开始症状并不明显,患者自己不在意,以为只是一时的烦恼,家人朋友更不会将之当一回事,没有去重视起来,一旦这种状况持续一段时间,很有可能症状会慢慢加重,最终导致一个不可收拾的情况。
所以很多时候,抑郁症还是要以预防为主。
一旦我们遇到以下情况的时候,就一定要留意了:
1、情绪低落,对其他事情不感兴趣,甚至原本爱好的事情也不能很吸引自己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调节抑郁情绪心理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调节抑郁情绪心理学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ustraliapuzzle.com/post/72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