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疫情之下心理自我调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疫情之下心理自我调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感谢您的邀请。
这个问题正是我想叙叙说说的呢。
我们的心里也是几经起伏。
但是刚刚听说疫情的时候,大家都很恐慌。
我们举家当时是去了金寨。和武汉靠得很近的地方。
我们基本每天第1件事就是开始关注疫情的一个发展状况。而且恰好我们的大家族当中有一个孩子,过年的当天就发烧了。我们的年夜饭都在忐忑不安中进行的。
第一时间我们家孩子送到了医院。医院检查完结果告诉我们说,就是普通的感冒。但很奇怪的是第2天正月初一,她一直持续发烧不退。第2天傍晚,家人赶紧送他去医院进行肺部CT。高兴的是她并没有感染。
我们开始全家防护起来。
时间能够改变一切的。
一月初左右,在外地儿媳几次提醒我武汉的事,我不以为然,不就是流感吗?疫情发展严重了,1月23号国家下令武汉封城,我从不同渠道知道武汉的疫情严重程度,心里着急、担心。每天看疫情变化,武汉病患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像,人们的恐惧、无助、绝望,医护人员心急如焚、失声痛哭!那几天的日子里,我滿脑子是这一幕幕的画面,看着想着就掉泪!我居住的地方也都不出门,过年准备团聚的饭店也取消了,不给国家添乱,在家有时看看电視,做点好吃的
在武汉危难之时,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国三百多支医疗队,42000多军队、医院医护工作者奔赴武汉、湖北,同舟共济,救治生命!他们克服了难以想像的困难,把自己的生命置于度外。挿管、安抚、心理辅导,对待病患盛似亲人,我打心里好感动。火神山、雷神山的交付使用、方舱医院的建起,看看中国速度,中国真神了!
疫情到現在,央视疫情确诊数字里,天天下降,全国复工复产。在微信里和亲戚朋友聊的最多的话题还是疫情,武汉封城1000多万人口吃喝沒问题,14亿人口的大国,呆在家里这么多天,社会稳定、市场供应依旧!大家的同感:我们的祖国太强大了!沒有***就沒有我们現在的生活!感谢伟大的祖国!感谢伟大的中国***!
从疫情开始严重到现在,自己也算是知道一些基础的心理学常识和调整心态的方法,但是当我每天看到那些增长的数字、疫情地图以及一些感人的视频画面,内心真的很复杂,但现在基本已调整好了,下面跟大家说下我个人的心路历程,可能你也会感同身受。
第一阶段焦虑,来源于恐惧,害怕自己得上***肺炎,想到自己的父母和未完成的人生,这种恐惧和担心就更加严重,因为我老家在黑龙江,冬天天气寒冷与外界温差大,很容易感冒、打喷嚏,加上我自己本身怕冷,所以打喷嚏、身体畏寒,甚至某天感觉身体发热(实际体温正常),于是自己在手机上查***肺炎的症状,后来又说有无症状感染者,愈加担心自己得病同时还担心传染给家里的老人,总之这段时间经常自我怀疑是否染上了病毒,每天给自己测量体温。。。
第二阶段是同理心过渡泛滥,因为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很敏感的人,加上每天通过媒体都可以看到那些来自全国各地、不顾自己安危的医护人员自愿去一线等等一线抗疫人员的无私,让我每次都泪流满面,感到自愧不如以及过渡同情他们,这其实是一种庸人自扰,不是说我不应该去同情、感动,而是说这种"同理心“要适度,一旦过度反而会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
第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从担心自己得病到过渡同情一线医护人员,这个阶段的我开始关注媒体的新焦点-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对我所在公司的影响,这个时候各大公司已经宣布延迟复工,我也收到了,很担心这次疫情对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对自己的未来生存造成影响,毕竟找到一份好工作在当下行情确实困难,想到自己之前大手大脚、还不够丰裕的钱包就倍感焦虑(实际证明,我司目前受影响较少,有部分企业确实在裁员或者隐性裁员,但身边的大多数人工作还是比较稳定的),就宏观层面,这次疫情如同2003年非典一样,对国内经济影响都是短暂的,之后会正常复苏,甚至有增长。
第四个阶段,随着疫情逐渐稳定、得到控制(虽然国外疫情爆发,但毕竟国内已经控制住),我不再焦虑、担心,更多是调整心态,投入到工作以及学习、生活中。
像很多人说的那样,这个漫长难熬的春节假期其实是很难得亲子时光、陪伴时光、[_a***_]时光,很多年没有在家里陪父母好好过年了,不能外出可以与他们多聊天、打***、一起做法(研究抖音上很火的酸奶蛋糕、凉皮等等),甚至陪父母过了元宵节,难得一家团圆~
所以不管怎样,2020年已经过了3个月,是时候调整好,规划自己这一年的目标,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马上就来了,小伙伴们要尽快调整好,迎接春天,迎接更好的自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疫情之下心理自我调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疫情之下心理自我调节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ustraliapuzzle.com/post/73305.html